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成風化人

“老把式”遇上“赤腳教授”,讓黑土生金又變厚

2024-06-05 15:42:4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成風化人

  黑土漫漫,又是一年好時光。

  遼寧鐵嶺縣蔡牛鎮的百畝試驗田裏,69歲的趙玉國和64歲的齊華腳印一深一淺,隨着播種機轟鳴而過,土地漸次翻新,他們緊跟其後,一壟壟、一行行地觀察和記錄。

  一位是埋頭田間,跟科技要效益的老農民,一位是醉心黑土,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瀋陽農業大學教授——志趣相投的趙玉國和齊華,用十五年光陰,一同琢磨出適合遼北地區的保護性耕作新模式,讓黑土地生金又厚實。

  暖風拂動白髮,無言的黑土地,見證着老趙和齊華從青絲到染霜。他們把心血都放在了種地這一件事上,把豐收的希望播撒在家家戶戶。

一拍即合

  老趙和齊華相識於2009年春。遼北的風,一走一過漫天是土。老趙領着齊華走在田埂上,迎着風、瞇着眼,身上全是沙子。

  一天下來,老趙覺得這個大學教授沒架子、接地氣,齊華看中了這片常年風蝕的黑土地,想探索一個適合遼北地區的保護性耕作模式。

  東、西遼河相匯,坐擁58萬公頃耕地,鐵嶺又稱為“遼北糧倉”。“在老輩人眼裏,我們村都是寶地,夏天一挖,土裏全是蚯蚓。”那些年老趙發現,常年淺耕作業,大量施用化肥和風沙侵蝕,兒時的黑土變硬了,地沒勁了,糧食産量上不來。

  目標一致,齊華和老趙一拍即合。2009年起,齊華包下30余畝農田開始保護性耕作試驗。從種到收,齊華一年往返瀋陽和鐵嶺20余次,有時一待就是一個多星期,老趙負責後勤,農機隨便用,吃住都管。

  一來二去,齊華和老趙結下了“革命友情”。齊華説:“老趙,你就等着吧,保護黑土地,以後全省農民都得來你這學習。”

  彼時,秸稈還田、不動土或者少動土、適當輪作,既能減少風蝕還能反哺土地的耕種模式怎麼落地,全國各地都在摸索。

  剛開始,齊華按照經驗,秋收後把秸稈全量還田,第二年不動土直接播種。可秸稈腐解時,微生物與玉米爭氮,造成減産。

  反復試驗後,齊華探索出了“玉米秸稈條帶還田間隔耕作密植精播”的保護性耕作模式:田間寬窄行種植,40厘米的種植帶密植玉米,80厘米的休耕帶歸行還田秸稈。秋收後,粉碎的玉米秸稈歸行覆蓋或旋混於當年的種植帶,作為來年的休耕帶;當年的休耕帶作為下一年的種植帶,如此交替。

  “我們在種植帶上密植玉米,每畝地多種植1000余株,這樣保證不減産。”齊華説,與此同時,休耕帶讓秸稈有時間慢慢腐爛,春天免耕播種機一次性作業,不整理土地,不起壟,直接完成播種、施肥等工序。

  瀋陽農業大學對土壤監測結果顯示:多年來,試驗田的條帶種植增加了玉米産量,秸稈還田顯著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結構、提高了土壤有機質含量。

  2020年,國家啟動實施《東北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計劃(2020—2025年)》,在東北實施區域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技術。齊華和老趙的試驗田,迎來一批批訪客。

  老趙在試驗田旁挖出了一個坑,透過土壤的肌理,黑土厚度一目了然。秋天領着大夥走進地裏,老趙拽下碩大的玉米棒,又指指黑土:“你看,咱的黑土多厚實。”

北斗導航

  4月初,一輛自動駕駛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奔馳向前,拉開了張莊農民專業合作社春耕的序幕。村裏的老人好心來勸:“你種這麼早,能出苗嗎?”

  作為合作社理事長,老趙領着老人走進田間地頭。抬眼遠望,每塊田裏都立着一個小型設備。“那是土壤墑情監測儀,主要測土壤溫度和濕度。這片地去年底墑足,不等穀雨就能種。”老趙説。

  精耕細作,是耳濡目染學來的。

  每次齊華下鄉,老趙就跟在後面學,站着聽、坐著記。齊華選什麼種子他就用什麼種子,齊華準備多少化肥他就撒多少化肥。多年來,老趙學到不少“真經”,同樣一畝地,他能比別人多打100斤到200斤玉米。

  從2009年到2023年,張莊農民專業合作社土地承包面積從300余畝漲至2萬餘畝。每年春天,老趙把錢全投在合作社,家裏常常捉襟見肘,為此得了不少埋怨。

  十餘年來,張莊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入不少新設備。過去春播,農機手人工作業種出來的地壟參差不齊。2020年,老趙給拖拉機安上了北斗導航,地壟跟五線譜一樣,每畝地能比傳統農機作業多種出100株玉米。“每100畝地就能多規劃出4畝玉米。”老趙笑着説,這就是效益。

  這幾年,齊華和老趙又盯上了糞肥還田。

  鐵嶺是畜牧大市,溝坡處、山坳間、農家院內,隨處可見田園牧歌。老趙經營着2家養殖基地,共育有100余頭牛、100余頭羊。糞便從牛羊舍出來後,由管道進入混凝土池子堆漚腐熟,秋收後、春耕前,再裝進罐車還田。

  齊華説,畜牧糞肥“變廢為寶”能為黑土地“加餐”,是保護性耕作的另一項有力措施。老趙則算得明白,“施過有機肥的地塊,化肥能減少10%到20%”。

“農民之家”

  走進張莊農民專業合作社,東側是農技培訓室,西側是庫房,中間辦公樓裏二樓是給齊華和學生的辦公室和實驗室,一樓就是“農民之家”。

  當過村主任、鄉鎮農科站站長,趙玉國知道,農民不缺力氣,缺的是技術和好種子。他給“農民之家”定了個規矩:來者不拒。

  一到春天,老趙白天在田間地頭為群眾示範,晚上還要給農民“開小灶”,答疑解難,聲音沙啞,有時都顧不上喝一口水。

  多年來,老趙收穫了不少“迷弟”。46歲的南曉光是鐵嶺縣蔡牛鎮大&村人,承包了500余畝農田,可效益比老趙總差一截。今年,趙玉國轉讓給他1000畝地,種子、化肥都配一樣的。“跟着我學,種地也能賺錢。”老趙説。

  瀋陽農業大學農學博士生王崢宇是齊華的學生,地裏有不懂的事,王崢宇總是先問老趙。“就拿鋤地來説,我們用鋤頭愛用蠻勁,趙叔就教我們怎麼握把,怎麼能省力。”王崢宇説。

  合作社外,有一塊千畝試驗田,是中國農業科學院、遼寧省農科院、瀋陽農業大學等10余家科研院所的新品種試驗基地。每年4月,老趙都要來一場“種子大比拼”。不同品種玉米長勢好不好,個頭大不大,一目了然。

  2023年,在遼寧省農業農村廳和鐵嶺市的推薦下,以春天條耕密植、秋天淺旋秸稈還田、冬天糞肥還田為一體的“張莊模式”逐漸叫響。

  老趙更忙了,“農民之家”迎來了一批又一批全省各地的農戶,到此觀摩玉米長勢、學習保護性耕作技術。齊華和學生也把腳步邁向了西豐、昌圖等縣,因地制宜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李錚 崔師豪 武江民)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