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場在都市中行進的“民族嘉年華”
▲5月18日,畢節方陣的表演隊伍在進行巡游。當日,“爽爽貴陽,‘娛’你相約”民族巡游大聯歡在貴陽市舉行。
新華社記者陶亮攝
新華社貴陽5月18日電(記者駱飛)“烏蒙山連着山外山,月光灑下了響水灘……”伴着歌曲《奢香夫人》歡快的節奏,身着彝族盛裝的陳川黔和上百名少數民族群眾站在貴陽市中心城區噴水池的十字路口載歌載舞。
18日上午9點半,“娛”在貴陽·民族團結巡游大聯歡活動正式拉開序幕。來自貴州各地的數千名少數民族群眾齊聚“林城”,沿着貴陽市老城區最熱鬧、繁華的中華北路,一路向築城廣場方向巡游。
儘管天空不時飄着小雨,但人們參與活動的熱情絲毫不減。從中華北路往噴水池方向的巡游主幹道兩旁人潮涌動,歡呼、吶喊聲此起彼伏。
一路上,只見身着不同民族盛裝的少數民族群眾,以所代表的市(州)集結成巡游方陣,吹着蘆笙、敲着鑼鼓、載歌載舞,為巡游沿途的上萬名觀眾帶來獨具特色的“民族嘉年華”。
今年23歲的陳川黔來自貴州省畢節市,她所在的“洞天福地·花海畢節”方陣共100人,絕大部分是來自納雍縣、赫章縣、威寧縣的彝族和苗族群眾。在噴水池、大十字等互動表演點,他們相繼為大家展示了彝族鈴鐺舞、苗族滾山珠、撮泰吉等當地特色民族“非遺”文化。
在方陣裏,今年10歲的祝聖極參與苗族滾山珠表演。這是生活在納雍縣等地的苗族支系“小花苗”世代相傳的蘆笙舞蹈之一,將蘆笙吹奏、舞蹈表演、雜技藝術融為一體。
邊吹蘆笙邊翻滾,甚至還有高難度的托舉動作。此時路面雖有些濕滑,但祝聖極和小夥伴們卻表演出色,贏得人們陣陣掌聲。
“和他差不多年齡的小孩,在納雍縣滾山珠藝術團有好幾個。這些年,縣裏大力推進民族文化進校園,學習滾山珠等‘非遺’文化的人越來越多。”擔任表演指導老師的楊延蓉説,這次能把滾山珠表演帶到省會城市,讓更多人了解“小花苗”的文化藝術,很有意義。
侗族琵琶歌、土家族擺手舞、布依族八音坐唱……一個接一個方陣帶來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歌舞展演,令人目不暇接。中心城區長達2公里多的巡游大道,成為多彩民族文化展示的“流動大舞&”。
擠在人群最前面的貴陽市民胡曉華早上8點就到了噴水池,她用手機記錄盛大巡游的同時,還跟着音樂大聲哼唱。“我今年56歲,看到中心城區這麼盛大的活動,特別震撼。”她高興地説,這次巡游集結了全省最有特色的民族文化,給大家帶來了一場多彩的民族文化盛宴。
地處中國西南腹地的貴州省是旅游資源大省,自然生態良好、民族風情濃郁,擁有黃果樹大瀑布、荔波小七孔等享譽國際的知名景點,以及侗族大歌、苗族刺繡等豐富多彩的民族“非遺”文化。
此次貴陽市舉行的巡游大聯歡活動,是中國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5·19中國旅游日”主題周倒計時城市接力(貴陽)活動的主要內容,旨在集中展示貴州民族文化、歷史文化、時代風尚、旅游特色。
活動導演唐煌介紹,此次活動以民族團結、共同聯歡為主題,不僅集中展示多彩貴州的特色民族文化,也希望讓更多人看到貴州更加開放自信、充滿活力的新面貌。
在貴州大學擔任舞蹈老師的涂元元,來自“爽爽貴陽·秀美花溪”方陣。他們帶來的民族歌舞與機車巡游相融合的展演讓人耳目一新。巡游現場,100輛炫酷的機車,搭載着身着苗族盛裝的少女,整齊列隊而行,十分搶眼。
“這種民族與時尚的跨界融合,不僅能讓大家看到不同的民族文化呈現形式,也希望展示充滿青春與活力的少數民族精神面貌。”涂元元説。
持續1個半小時的巡游,讓貴陽老城區猶如歌舞歡騰的海洋。上午11點多,一眼望不到頭的巡游隊伍,最終匯聚到築城廣場,開啟了更加熱鬧的民族演藝大聯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