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村子很“潮”:安徽歸巢游子“喚醒”青山

2024-05-13 13:30:3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露&沙發上擺滿卡通玩偶,在黃綠相間的油菜花田中品嘗手衝咖啡,遠方天柱山的蜿蜒輪廓清晰可見……位於安慶市潛山市痘姆鄉鞔鼓村的南北咖啡店,是十里八鄉居民都知道的網紅店。

  “一杯城市的‘潮流單品’融合了‘詩與遠方’的鄉愁滋味,適合各年齡段的嘗鮮人群,迎來消費熱潮是順理成章的雙贏。”“95後”南北咖啡主理人胡瑞告訴記者,這個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店,今年3月開業以來的最高日銷售額突破1萬元,前期4萬元的“輕投資”不到15天就已回本。

  “村咖”是一種嘗試,更是一個開端。青年人創業的空間價值正被放大,讓老鄉們的“田間事”有了集體亮相的舞&。

  “種糧大戶”的菜籽油和大米被包裝成伴手禮即將擺上咖啡店的貨架、吃上“流量飯”的村民們在周邊新開了燒烤店和漂流項目作為副業增收……

  美麗鄉村的無限活力與潛力,正吸引諸多年輕“鄉創客”歸巢化身“興農人”,賦予鄉村農文旅融合“新的化學反應”,帶動周邊業態不斷延伸。

  立夏時節,潛山市梅城鎮潘鋪村“悅荷居度假莊園”內,碧波微漾,荷葉青青。三五成群的游客正圍坐在池塘邊,手持竹竿體驗小龍蝦垂釣。

  不遠處的草坪上,“90後”莊園負責人朱思逸正忙着和團隊籌劃即將“上新”的篝火晚宴招待方案。

  “其實許多年輕人的內心裏,都有一股想要建設家鄉的熱情和幹勁。”兩年前,從英國留學歸來的朱思逸,面對家鄉閒置多年的荒地,提出了開發“特色田園綜合體”的創意。

  推出千人研學課程、搭建露營燒烤區、新建室內游樂場、擴建親子樂園……為了擺脫“只見青山”的審美疲勞,她和團隊聚力打造集親子娛樂、高端民宿、教育研學、蔬果採摘、婚禮承辦等於一體的複合型農文旅景區。

  “新模式一經推出就廣受歡迎,‘五一’期間,每日客流量超1萬人次。”她説,不斷延伸疊加的消費鏈帶動了周邊40多戶村民就業增收,還吸引了兩位“95後”咖啡師慕名前來開店。

  從“賣産品”“賣風景”到“賣體驗”“賣創意”,鄉村的“新新”向榮也被不少青年人記錄在短視頻中。

  和剛從山裏幹活回來的老奶奶拉話、在展銷會櫃&前推介家鄉美食、車間製作紅薯幹的機器轉個不停……一支由4名“95後”組成的“想開文化”剪輯工作室,將鄉音鄉情和鄉村特産通過短視頻和直播搬上手機屏幕,喚起許多網友的“童年回憶”。

  “我們並不單單是賣貨,輸出家鄉的生活方式才高級,才有留給村民們的溢價空間。”透過直播間的玻璃窗,“想開文化”負責人吳品嬌指着三排滿噹噹的貨架説,手工紅薯角、芝麻糖、瓜蔞籽等皖南3個山村的20多種土特産銷量在今年都創下新紀錄,目前每次直播有近萬元收益。

  “原本以為回來是守着一座山,後來發現,我擁有了一個大展身手的新世界。”吳品嬌説。

  放眼安徽全省,鄉村業態的“新潮”、游子歸來的熱潮愈發涌現。

  黃山市大力推進“四鄉工程”“迎客松英才計劃”,培育旅游管家、鄉村推介官、鄉村設計師、鄉村運營師,2000多名“鄉創客”“土專家”“田秀才”在鄉村大顯身手;蕪湖市提出將培育不少於100名鄉村青年“鄉村CEO”、凝聚不少於1000名青年“鄉村千里馬”、服務不少於10000名青年“鄉村體驗官”……

  安徽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近年來,安徽省大力實施“人才安徽行”系列活動,創新推進“家門口”就業三年行動和創業安徽建設,着力在好風景裏布局好經濟、搭建大舞&、創設新工位,不斷把生態環境、就業環境、人才環境優勢轉化為對青年人才的強磁場。

(記者馬欣然 趙金正 傅天)

新華社合肥5月11日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4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