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景德鎮,逛熱鬧“春集”
今年“五一”假期,在江西景德鎮,2024陶溪川“春秋大集”春集熱鬧開集。在為期6天的春集中,11場藝術展覽、5場藝術講座、7場民族文化演出輪番呈現,來自國內外近千位藝術家和手工藝人攜作品精彩亮相。以“瓷”為名,因“瓷”而聚,這場藝術嘉年華成為陶瓷文化傳承創新的生動注腳。
在景德鎮,看見藝術傳承與創新
古典和新潮、傳統與現代……漫步“春秋大集”國內外藝術家交流區,不同民族風格、造型各異的藝術作品琳瑯滿目,一步一攤,一攤一景。在這裡,人們可以看見陶瓷文化主題下不同國家、不同民族的藝術之美,也更能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藝術之道。
趁着集市人不多,來自美國的藝術家、攤主貝特西邊走邊逛,不時停下與其他攤主交談,“把這些藝術家們聚集起來,這本身就是一件大事。”這幾天,在陶溪川隨時隨地就能與其他藝術家交流的經歷,讓她既感到驚喜,更收穫頗豐。
以“為了相聚”為主題,今年的“春秋大集”春集邀請來自33個國家和地區的500余位藝術家、手藝人參展,策劃了藝術集市、論壇講座、民族歌舞、街頭藝術等豐富文化活動,不同民族的文化在這裡相遇、碰撞,共赴一場“民族的 世界的”盛大聚會,讓人流連忘返。
“這些都是手工製作、獨一無二的,每個作品造型都不一樣。”每當有人上前,來自捷克的陶瓷專業學生們總會熱情地介紹自己的陶瓷作品。
這樣的跨文化交流場景在“春秋大集”的各個角落、場館每時每刻都在上演。“春秋大集”以中國非遺文化傳承、傳播、再造為起點,將中國傳統文化、地域特色化資源及國際藝術家資源匯總展示,打造一個融合不同民族和多元藝術的文化IP。
在陶溪川,見證文化開放與包容
“五一”假期第二天,在陶溪川球磨美術館,一場由中國和保加利亞陶瓷專業藝術家合作呈現的展覽——“泥火嬗變——中保陶瓷當代藝術交流展”開幕,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展。
去年9月,保加利亞特羅陽市舉辦的一場中國陶瓷藝術交流展,是促成此次陶溪川交流展的重要背景。本次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阿薩杜爾·馬克洛夫介紹,展覽總共展出47件作品,有9位保加利亞藝術家來到陶溪川後,他們嘗試用當地材料,創作了此次展覽的部分作品。
在有限的時間內發掘無限的藝術可能,在開放與包容的藝術氛圍中碰撞出璀璨的藝術火花,這是“春秋大集”策展的初衷,也是陶溪川的藝術追求,更是景德鎮這座千年瓷都的精神內核。
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管委會專職副主任、陶文旅集團董事長劉子力&&,立足景德鎮“開放、包容”的城市精神內核,陶溪川着力打造文化創新空間和國際交流&&,讓多元文化在這裡交流碰撞,讓藝術走進大眾日常,“希望不只是陶瓷,未來還有金工、木工、玻璃、纖維等不同領域的更多藝術工作者來陶溪川創作與交流。”
在“春秋大集”,産生更多創新與創造
在“春秋大集”上,來自馬來西亞的“攤主”羅志義正忙着向逛集的游客們介紹自己的陶瓷作品。這是他第一次來景德鎮,剛到瓷都,他就被這裡的濃厚的藝術氛圍深深感染。擺攤間隙,他還去聽了兩場藝術講座。
在羅志義看來,景德鎮是世界陶瓷藝術家們都嚮往的地方,接下來將抓住這次難得機會,和更多國家的陶瓷藝術家們交流學習。
從歷史走來,景德鎮厚重的文化底蘊造就了陶溪川濃厚的藝術氛圍,賦予了“春秋大集”深厚的藝術內涵。“春秋大集”不僅是展示各國陶瓷藝術作品的廣闊&&,更成為景德鎮牽手世界、世界走近景德鎮的重要載體。
有人説,在很多時刻,景德鎮更像一束光,吸引世界各國藝術家不斷湧來,並且隨之帶來新的可能。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閔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