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烏蘇”還是“鳥蘇”?知識産權司法保護懲治坑人“李鬼”

2024-04-23 13:34:4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新華社北京4月22日電(記者羅沙 馮家順 齊琪)“烏蘇”和“鳥蘇”,一“點”之差,你是否注意得到?第24個世界知識産權日到來之際,最高人民法院披露的這起案件引發廣泛關注——碰瓷“烏蘇”啤酒,從名稱到包裝都如出一轍的“鳥蘇”啤酒被認定構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判決賠償208萬元。

  22日,最高法舉行知識産權宣傳周新聞發布會,介紹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工作情況,發布一批典型案例。不少案例涉及你我耳熟能詳的品牌和産品,彰顯人民法院嚴格保護知識産權的鮮明態度,也讓人們切實感受到“知識産權保護”距離自己並不遙遠。

  有力懲治坑人“李鬼”,才能更好維護誠實守信市場環境。

  寧波某電器公司在海外註冊“上海西門子電器有限公司”,並將此標識在其售賣的洗衣機機身上使用;南京某酒業公司註冊“拉菲莊園”商標,攀附知名商標“拉菲”並做虛假宣傳;上海某餐飲公司使用“米芝蓮”標識,宣傳“在香港話裏‘米芝蓮’就是米其林的意思”……

  “傍名牌”“搭便車”的手段花樣百齣,讓消費者防不勝防。這些案例中,人民法院嚴厲打擊惡意註冊、攀附使用、混淆市場的侵權行為,維護公平誠信市場競爭秩序,讓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得到更加全面的保護。

  依法保護誠信經營,加強對馳名商標、傳統品牌和老字號的司法保護力度。2023年,人民法院新收商標民事一審案件131429件,同比上升16.85%。新收侵犯註冊商標類刑事一審案件6634件,審結6357件,同比上升33.45%和24.67%。

  值得注意的是,知識産權案件不少涉及外國企業。最高法民三庭庭長林廣海説,人民法院依法平等保護中外當事人合法權益,及時回應外國投資者對知識産權保護的關切,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重拳打擊侵權行為,必須讓侵權者付出代價。

  6.58億元,這是“蜜胺”發明專利及技術秘密侵權案權利人的獲賠金額。

  “依法適用懲罰性賠償制度,顯著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林廣海&&,人民法院在審理知識産權侵權案件時,從嚴懲治侵權假冒,用足用好懲罰性賠償,確保權利人得到足額充分賠償。

  據了解,2023年全國法院在319件案件中適用懲罰性賠償,同比增長117%,判賠金額11.6億元,同比增長3.5倍。其中,最高法知識産權法庭在8起案件中適用了懲罰性賠償,切實加強對重點領域、新興産業和關鍵核心技術的知識産權司法保護力度。

  “盼盼”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人民法院依法適用4倍懲罰性賠償,全案判決賠償1億元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65萬元;“西門子”案中,人民法院全額支持權利人1億元的賠償主張;“拉菲”案中,人民法院適用懲罰性賠償,判令侵權者賠償7917萬元……

  林廣海&&,知識産權賠償問題,既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司法實踐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人民法院將及時總結審判經驗,推動完善懲罰性賠償制度,實現裁判標準和裁判結果的平衡與協調。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