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多方探索發展甜高粱産業用好鹽鹼地

2024-04-09 10:47:4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積極改良與開發利用鹽鹼地資源,對保障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記者近日採訪了解到,通過培育耐鹽鹼的甜高粱品種,在不適宜種植糧食的鹽鹼地上種植甜高粱可以修復土壤生態,同時填補我國飼草産需缺口、增加蛋白類食物供給,發展高附加值綠色健康産業。當前,圍繞發展甜高粱産業用好鹽鹼地,業內專家、學者、地方政府、企業等多方正在展開探索。

  東北財經大學國民經濟工程實驗室主任周天勇説,用甜高粱稈發酵的青貯飼料喂養牛羊,增加甜高粱作為飼料發展畜牧業,能提高飼料安全保障能力。

  中國糖業協會專家組專家閔亞光介紹,利用甜高粱提煉出的植物液態糖,國際上稱之為植物蜜,在美國、韓國、日本等國的餐桌上流行,在我國尚處空白。

  “除了青貯飼料、植物蜜,用甜高粱稈還可以發酵乙醇並制出氫氣,開闢生物制氫技術路線,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李十中從事甜高粱提制生物能源研究20多年。他説,科研人員已經開發出甜高粱發酵乙醇、制氫技術路線,甜高粱還能生産航煤。用生産乙醇後的酒糟可直接磨漿造紙,降低造紙成本。

  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國家能源非糧生物質原料研發中心原副主任謝光輝多年從事甜高粱産業研究。謝光輝告訴記者,甜高粱利用途徑廣泛,因為存在卡脖子難題,多年來甜高粱種植沒有大規模發展起來。

  “甜高粱大規模推廣種植首先卡在種子上。”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原研究員謝旗説,在20餘年的科研路上,他和團隊培育出了6個在鹽鹼地上種植的甜高粱品種。北京泰華集團研究院院長劉想介紹,研究院專家在海南、新疆育種制種,已選出能種2萬多畝鹽鹼地的10多個品種,這些品種適合在不同土質的鹽鹼地裏種植。

  “眼下進入春耕關鍵時期,今年力爭種植1萬畝甜高粱。”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副鎮長蔡世軍説,義和鎮有近20萬畝西黃河故道淤地,土地不同程度鹽鹼化。目前除了開發建設外,還有10多萬畝土地。當地肉牛養殖已發展多年,青貯飼料是必然需求。2023年,義和鎮試種了200畝甜高粱,就地做成青貯飼料,可以滿足當地市場需求。同時,通過榨糖試驗,甜高粱經過初加工成功産出了糖漿。

  北京泰華集團董事長肖希鵬&&,泰華集團去年在新疆、內蒙古、山東等地的9個試驗點種植了千余畝甜高粱,平均畝産4噸以上。

  劉想向記者展示了利用甜高粱汁液提煉出的植物蜜,泰華集團已經形成了一套植物蜜的提煉工藝,今年將在山東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啟動甜高粱制糖廠建廠項目。

  肖希鵬展示規劃説,泰華集團在北京竇店設立了甜高粱試驗基地,計劃用5年時間,投資60億元,建成年産百萬噸級植物蜜等項目。

  “甜高粱畝産高、保鮮期短,收割保存難,沒有專門的機械化設備是卡脖子的又一難題。”作為一家推廣銷售服務甘蔗産業機械化設備的企業負責人,北京富力眾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鄧健介紹,甜高粱機械化生産比甘蔗難度大得多,難在收割、榨汁機械一體化上。他們和設計企業正在協作,全力投入設備攻關。

  新疆、雲南、山東等地的機械製造企業也在研發甜高粱從收割、榨汁、儲運、提煉、包裝等全套自動化專業系列機械設備。

  “甜高粱産業是種植業、畜牧業、食品級工業等産業融合發展的生態型可持續性産業,未來大有可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孟凡興&&,北京市科協將積極推動科研院所、産業合作方和創新性企業對接,聯合攻關,推進這一生態型産業發展。

(記者林紅梅 鬱琼源 魏玉坤)

新華社北京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70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