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河西走廊:春季旅游“熱起來”

2024-04-01 11:55:3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三月十六日,游客在莫高窟游覽參觀。新華社記者張智敏攝

  河西走廊貫通絲綢之路,積澱多元文明。每逢夏秋,這裡總是游人如織,但到了冬春,寒冷天氣讓游客“卻步”。然而,今年的情況出乎意料,甚至令人驚喜。外地游客紛紛從四面八方涌入這條絲路古道,感受這片沃土春季的旅游魅力。

  河西走廊地處甘肅省西北部、黃河以西、祁連山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間,東西綿延近千公里,形如走廊,因故得名。2600多公里漢、明長城在這裡蜿蜒向前;5處世界文化遺産、53處石窟宛如珍珠散落河西走廊;寓意武功軍威、張國臂掖、有泉若酒、盛大輝煌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等古城,歷經兩千多年仍活色生香。

  “甘肅春季旅游也這麼火嗎?”當廣東游客李麗看到敦煌鳴沙山月牙泉景區內大批觀山賞泉的游客時不禁發出這樣的驚嘆。因為夏季人頭熙攘、酒店房間供不應求,她特地選擇帶着父母和3歲的孩子錯峰出游,沒想到即便是在春季,這裡的游客也不少。

  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少軍介紹,今年冬春兩季,景區游客人數相比以往明顯增長。尤其是敦煌冬春旅游優惠政策的&&,提高了旅游熱度。“今年以來,截至3月20日,景區累計接待游客140909人次,比2023年同期增長74.73%。”

  同樣對甘肅旅游“淡季不淡”感到驚訝的,還有來自湖南的游客楊玉艷。她原本以為,甘肅省張掖市的七彩丹霞景區作為典型的戶外景區,在春季應該會相對冷清。但當她踏足此地時,卻發現不少游客都懷揣着對西部奔放粗獷春光的嚮往而來。

  當楊玉艷迎風攀登至最佳觀景&時,眼前的景象讓她嘆為觀止。那些層理交錯、氣勢磅礡的彩色丘陵和罕見的丹霞地貌,在春日的陽光下熠熠生輝,散發出獨特的魅力。她仿佛置身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壯麗畫卷之中。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甘肅全省接待游客4450萬人次,初步測算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0億元,分別較2023年同期增長33.8%和56%;全省7家5A級旅游景區和敦煌莫高窟共接待游客152.6萬人次,較上年同期增加80.3萬人次。

  火熱場景和有力數據呈現出中國西部文旅發展的蓬勃生機。走進河西走廊,品味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欣賞精美絕倫的石窟藝術,領略大漠奇觀,感受絲路文化的獨特魅力,已不再是旅游旺季的標配,春日同樣值得期待。近日,天水麻辣燙、蘭州牛肉麵等特色美食又成為甘肅旅游新名片,吸引着各方游客。

  在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張掖市大佛寺、嘉峪關關城景區內,前來參觀的游客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聆聽着千年前發生在這裡的歷史故事。

  武威市博物館社會教育部主任楊玉娟介紹,這段時間她最大的感受是,博物館接待的游客人數明顯比以往春季多。更重要的是,除了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游客願意走進博物館,在歷史的長河中尋覓文化的印記,開啟一場觸及心靈的旅行。

  人潮涌動、淡季不淡的旅游市場背後,是中國西部地區不斷修煉“內功”,提供優質旅游産品和旅游服務的努力。張掖市利用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優勢,推進甘州府城沉浸式演藝商旅融合項目,系統舉辦張掖音樂節等活動,持續推動業態創新;敦煌市深入發掘歷史文化底蘊,在冬春季打造敦煌文化研學季,目前已形成16個研學基地、5條精品研學路線、30余套精品研學課程;武威市等多地推行景區門票免費、酒店優惠等政策,讓利游客冬春旅游。

  甘肅省文化和旅游廳廳長何效祖介紹,去年甘肅文化旅游産業火爆出圈。今年,甘肅還將不斷整合各地優質文化旅游資源,加大旅游市場産品供給,以高頻次惠民活動激發文旅消費潛能,提高文旅部門的服務意識,讓河西走廊這條交流之路、邊塞之路吸引更多海內外游客。

(記者張文靜 何問 張智敏)新華社蘭州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9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