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漯河:“職”達家門留團圓
不出十五都是年,過了十五年過完。
正月十五元宵節,按照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鐵爐村的習俗,這也是新年的最後一天。家家戶戶都在忙着張燈結綵“鬧元宵”,村婦女主任郭愛紅卻手拿一疊紅紙在村裏“串門”。
“區人社局發來一批企業的崗位需求,我到村裏轉轉,看還有誰沒走、沒找到工作,摸到底好推介工作。”郭愛紅揚了揚手中的企業招聘簡章,“順道問問大家想學啥技能,匯總後反饋給區人社局,節後組織免費培訓,讓大家都能學個‘一技之長’。”
郭愛紅是鐵爐村的“勞務經紀人”,經漯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稱漯河人社局)培訓並考核合格後,取得了漯河市農村勞務經紀人資格證書,在村裏承擔起給鄉親們“找工作”的職責。
鐵爐村有2000多名群眾。2023年,在村兩委和當地人社部門的支持下,郭愛紅組織動員了100多名群眾參加了技能培訓,並在春節期間幫助10多名返鄉人員在家鄉找到了新崗位。
像郭愛紅這樣的“勞務經紀人”,漯河人社局已培訓出300多名,並全部下沉到鄉村街道。“漯河市一共有1269個行政村,勞務經紀人覆蓋超過四分之一。”漯河人社局農民工工作科科長朱偉説,勞務經紀人以村幹部、鄉賢為主,既能廣泛收集求職者的訴求,也能把企業的用工需求精準帶進求職者的家門裏。
動員勞務經紀人“帶崗”入戶,只是當地推進“春風行動”的其中一項舉措。從1月底開始,漯河市搶抓外出人員返鄉的機遇,統籌部署招聘活動進鄉鎮村莊、進車站廣場、進景區景點、進商超集市、進零工市場,力爭把本地崗位需求切實推送到求職者手中。
1月23日,鐵爐村兩委在黨群服務中心大院挂滿燈籠,趁着舉行有獎猜燈謎活動的契機,邀請多家用工企業負責人、人社部門工作人員進村集中推介崗位;記者在從漯河市區前往鐵爐村的路上看到,沿途多個路邊集市也擺上了招聘攤位,不時有趕集的人群駐足諮詢,在漯河火車站、汽車站出站口也存在類似的場景。
“主打一個‘招聘跟着人流走’,春節假期是返鄉高峰,我們搶抓關鍵節點,景區、大集、車站都是人流聚集地,也是崗位推介的重要點位。”漯河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萬瑋瑋介紹,為克服雨雪天氣等不利因素,春節期間還連續開展多場線上“直播帶崗”,企業招聘負責人線上答疑解惑,線上線下招聘都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漯河人社局法規科科長張鵬介紹,從2月1日至22日,人社部門共舉辦現場招聘會23場,網絡招聘21場,參加單位508家,提供崗位數21790個,求職人數41670人,達成意向9798人。
長期在上海、廣州等地務工的召陵區居民朱自博就是“春風行動”的直接受益者。朱自博今年34歲,正月初五來到漯河人才交流中心應聘,初八經過短期培訓,如今已經上崗,在招聘會上協助人事經理為眾多應聘者答疑解惑。
“以前離家一千多公里,每年只能回來兩次,顧不上家,現在公司離家四五公里,騎電動車只要十多分鐘,上班前還能送孩子上學,下班能和家人團聚,就衝這也不走了。”朱自博説,一家人在一起,天天都是過年。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牛少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