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2版

“河北凈菜”如何成為“北京好菜”

2024-02-16 12:36:53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2版

  近年來,河北多地緊抓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推動“河北凈菜”走進北京的食堂、超市、社區,形成了以凈菜加工為核心的現代化全産業鏈,主要“菜籃子”産品在北京市場佔有率均超過四成,既豐富了北京市民的“菜籃子”,又鼓起了河北農民的“錢袋子”。

  春節期間,本是農閒時節,新樂市東名村新農紅薯種植合作社的幾位社員卻始終沒閒着。從一月初至今,他們一邊忙着開單賣菜,一邊進行種薯擴繁,為春節後的蔬菜供應作準備。

  “最近是蔬菜保供的關鍵時期,訂單多得忙不過來,今天又要出庫3000斤左右紅薯,全部是北京來的訂單。”合作社理事長賈拴成説。

  保證凈菜質量,源頭尤其重要。近幾年,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賈拴成帶領合作社與中國農業大學、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合作,連續引進産量高、口感好的新品種,使合作社的紅薯産量和品質大幅提升,目前合作社年産紅薯50噸左右,在北京市場上供不應求。

  在固安縣順齋瓜菜種植專業合作社,一筐筐新鮮蔬菜被送到加工車間。清洗、消毒、切配、打包……經過多道規範工序,帶着泥土的蔬菜在這裡變成一袋袋包裝精緻的“鮮切凈菜”。

  “合作社種的蔬菜大多往北京賣,多年來不愁銷路。現在要進行凈菜加工,又在村裏招了不少人,我也在家門口有了一份好工作。”今年60歲的社員趙玉生説。

  作為北京“菜籃子”重要生産基地之一,這家合作社每年供應北京市場精品蔬菜3萬噸以上,超過九成是經過加工的凈菜。合作社經理張新偉説:“為保障北京市場的蔬菜供應,我們投資3000萬元,新增高端設施蔬菜面積200多畝,另有1萬平方米的蔬菜加工車間即將竣工,投用後凈菜年産能可提升2萬噸左右。”

  為了滿足北京市場對蔬菜産品的高標準需求,合作社分別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河北省農林科學院合作,針對葉菜易蔫萎、易色變等加工環節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處理技術,有效延長蔬菜的保鮮時間,提升凈菜品質。

  “以前是批發商上門收菜,往返時間長,不能保證蔬菜的新鮮度。現在合作社有了物流配送專車,運輸效率、菜品質量都有了保障。”在寧晉縣北河莊鎮翟村,司機翟小龍駕車駛出瑞青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直奔北京新發地市場。

  談到近幾年進京送菜的變化,翟小龍向記者介紹起他的新設備:“這輛冷藏車的駕駛室內就有溫度操作盤,可以實時觀測、控制後面冷藏室的溫度。以前沒有冷藏車的時候,冬天為了保溫,我還要給蔬菜蓋上厚厚的棉被。”

  設備更新了,道路也更通暢了。記者從寧晉縣交通運輸局了解到,當地聚焦凈菜運輸的主要路網和重點時段,常規化派出執法人員進行巡查,打造順暢、高效、安全的“凈菜進京”運輸通道。此外,得益於京冀兩地合力開通“河北凈菜”進京直通車,如今,蔬菜從河北田間地頭到北京消費者餐桌上,一般不超過24小時。

  推動兩地企業商超直採直供、解決終端銷售網絡&&問題……一系列關於“凈菜進京”的資源整合與優化舉措正在推進,既讓北京市民餐桌上的蔬菜新鮮可口,又讓河北農民的蔬菜有銷路、錢包鼓起來,實現“兩端”受益。

 (記者蘇凱洋)

 新華社石家莊2月15日電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