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常災後回訪:屋子暖了 心舒坦了
明亮的新房、柔和的燈光、嫋嫋的炊煙……在去年遭受洪災的黑龍江省五常市,室外皚皚白雪,室內溫暖如春,農民們在新房中喜迎新春,謀劃致富新路。
“幾輩人都沒遇過這麼大的水,地淹了,房泡毀了,連鍋碗瓢盆都衝丟了。”提起去年的洪水,五常市常堡鄉常堡村的趙連君説,當時感覺日子沒法過下去了。
受颱風“杜蘇芮”影響,2023年8月2日起,五常市出現超百年一遇的強降雨過程,全市24個鄉鎮中有249個行政村、12個社區不同程度受災,11460戶住房因災損毀。
洪水過後,趙連君看到的只有滿院的淤泥。“當時一想到過年女兒回來連住的地方都沒有,直犯愁!”趙連君説,沒想到在村幹部的幫助下,新房不到一個月就建好了。
“哪敢想啊,70多歲住上新房,還是這麼敞亮、暖和的大磚房。”趙連君一邊拉着記者的手在屋內參觀,一邊稱讚道:“鍋爐是電的,窗戶是塑鋼的,別提住着有多舒坦了。”
五常市鄉村振興局負責人劉玉忠説,洪災發生後,市裏對脫貧戶、低保戶等960戶1244人全部落實“一對一”結對幫扶措施,確保無一戶因災致貧返貧、無一人因災無法恢復正常生活。
記者來到常堡村村民劉秀的新家時,她和老伴赫士忠正在看電視,屋內寬敞整潔。“以前冬天在屋裏穿棉襖還打哆嗦,現在光着腳都不涼。”劉秀説,災後政府補貼很及時,住了一輩子土房,如今有了大磚房,打掃起來都不覺得累。
在五常市衛國鄉衛國村齊家圍子屯,住了幾十年土房的村民李麗梅和老伴張發也在入冬前搬進了新磚房。“老伴身體一直不好,洪災後還出了車禍,當時又上火、又着急。”李麗梅告訴記者,好在村裏給&&了工程隊,很快就&&把房建好了,住進暖和的磚房後,老伴的身體恢復得也越來越好,“我們正一塊盤算着置辦哪些年貨。”
“一定要讓受災群眾全部實現溫暖過冬。”五常市委書記杜平説,五常市把災後恢復重建的“戰場”作為讓群眾滿意的“考場”,各級領導幹部到一線辦公,對建築材料的質量價格全程監督,成立市鄉兩級監督組逐戶檢查工程質量,確保高標準完成房屋重建修繕任務。
除了住房,五常市農業基礎設施也在加速恢復重建。全市已修復田間道路超1700公里、灌排渠道500多公里、橋梁117座,其餘農業基礎設施也在分類推進,確保不影響今年春耕生産。
(記者王春雨 徐凱鑫)
新華社哈爾濱1月30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