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標識可以創新但不能添堵
2024-01-26 20:50:50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近日,廣東一農村老伯因認錯標識誤入女廁被指“非禮”,引發輿論熱議。涉事商場很快整改了衞生間標識,但很多網友跟帖稱,目前不少商場、酒店、景區等公共場所衞生間標識不規範、晦澀難懂,“別説老年人了,我一個年輕人有幾次都不敢進”。
社交媒體上,關於公廁標識混亂難辨的吐槽已有不少。網帖顯示,有的公共場所衞生間標識是大猩猩和小兔子,有的是“凹”“凸”二字,有的是非常抽象的幾何圖案,有的甚至只是簡單的點線組合,還有的是只有英文沒有中文……
公共場所的標識可以適當創新,但創新不能本末倒置,不能給公眾添堵。比如,公共場所的衞生間標識,本質上是一種便民設施,應具備極高的辨識度,只能在不影響理解的前提下適度追求藝術表達。如果這個底線失守,一些重要的公共標識也可能被改得花裏胡哨,關鍵時刻恐怕會出問題。
公廁標識要避免理解混亂,方法其實不難——明確標注“男”“女”漢字即可。比如在西安某商場,用“兵馬俑圖案+男+GENTS”和“唐朝侍女圖案+女+LADIES”,就被很多人點讚。這種兼顧實用性與藝術性的創新,既體現了地方文化特色,又照顧到了中外游客的需求,可謂多贏。
無論是公共服務的管理者,還是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都應將公眾利益和便民度放在首位。事實上,《標誌用公共信息圖形符號》已經推薦了一些通用符號,具有很強的參考性。既然現在網絡上已經有不少吐槽聲,一些地方不妨檢視一下公共場所標識,該修改的修改,該完善的完善。
(新華每日電訊評論員鄭明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