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行非洲,這款中國手機靠什麼傳“佳音”
很多人不知道,非洲人最喜歡的手機之一,是來自深圳一家不起眼的廠商——傳音。技術上並不領先的傳音,憑藉着“獨門絕技”創造了市場奇蹟:10餘年間,傳音手機在非洲的年銷售量從不到100萬台增至近8000萬台,榮登國産手機海外銷量榜首,旗下社交聊天軟體註冊用戶過億。
遠行非洲,為何傳來佳音?記者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年銷量10餘年增長80倍
歲暮天寒,位於深圳市鹽田區的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車間卻是一派火熱。車間負責人説,他們正在為海外訂單馬不停蹄地生産。除了鹽田,傳音在全球還有4間製造工廠,手機産能每天30萬台。
“傳音成立之初,年銷量還不到100萬台,10多年增長了80倍。”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阿里夫説,2006年在深圳“白手起家”的傳音,兩年後開始轉戰非洲市場,陸續推出TECNO、itel、Infinix三個手機品牌。
立足非洲,傳音首先在東非的肯尼亞、西非的尼日利亞等國家手機市場站穩腳跟,繼而抽絲剝繭打開整個非洲市場,獲得了較高的市場佔有率。“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傳音手機的市場份額超過40%。”阿里夫説。
傳音公司年報顯示,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超621億元,同比增長33%,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約54億元,同比大增121%。自2012年推出社交聊天軟體Palmchat後,傳音公司支持用戶跨&&使用,註冊用戶數突破1.4億。
此外,傳音還借助在非洲的手機渠道優勢開展了多元生態建設,比如移動互聯、家電、小家電業務,同時與網易合作孵化了音樂流媒體Boomplay,不僅與環球、華納、索尼這些音樂巨頭達成版權合作,也簽了很多非洲本地的音樂人,構建了專門針對非洲消費者的音樂曲庫,深受本地用戶喜愛。
站穩非洲市場後,傳音並沒有淺嘗輒止,而是步步為營打開更大的市場空間。近些年來,傳音把戰略定位從“聚焦非洲”擴展到“聚焦新興市場”,已經開拓南亞、東南亞、拉美、中東等全球新興市場,目前在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2000家代理商和零售門店。
把痛點變成發展點
傳音手機剛進入非洲時,面對主導非洲手機市場的三星和諾基亞,非洲人常問:中國的一個小手機公司,能搗鼓出什麼名堂?
“我們就是背着包,到最接近消費者的地方去了解他們的需求,以最快響應速度設計出符合他們消費特徵的手機。”阿里夫&&,他到過非洲100多次,非洲國家情況各不相同,消費者的偏好也千差萬別,“接地氣”是傳音手機贏得非洲消費者青睞、年銷量陡然增長的關鍵。
記者採訪發現,傳音手機之所以在非洲市場獲得成功,離不開它對細分市場的專注、貼近用戶需求的創新,以及本土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細分市場,找準定位。深圳傳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祺説,傳音手機成立之初把注意力分散在南亞、中亞、非洲等多個地區,一心鋪開攤子做到“大而全”。“本以為市場大就能賣得多,殊不知,同一款手機要適應不同地區人群的個性需求,實在太難。”他説,後來傳音把主要精力投放到有着10億用戶群的非洲市場。
——觸摸心靈,直面需求。“通過3年的摸爬滾打,我們觸摸到非洲用戶心靈。”阿里夫告訴記者,2008年至2011年間,傳音適時總結更新,發現非洲人使用手機有五大偏好:一是自拍;二是一機多卡;三是嵌入本地語言;四是大電池耐用;五是聽唱音樂。
比如,當非洲人為手機自拍面部表情不清晰而苦惱時,傳音手機蒐集當地10萬餘張照片,投入200名人力集中攻關,在硬體、軟體和算法上不斷調試和優化,成功地解決了手機自拍功能對黑色肌膚曝光不足的窘境。
看似痛點,亦是機遇。類似這樣的努力,傳音做了不少。
再如,非洲許多國家有多個通信運營商,跨界通話費用相當高,很多人使用多個運營商的手機卡,導致一台手機在使用過程中需頻繁換卡。為此,傳音推出了雙卡、三卡甚至四卡手機,讓非洲用戶在幾個運營商之間自由切換,不受限制。“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問題,傳音都當作大事來做,成功爭取到了用戶。”阿里夫説。
——差異競爭,配套售後服務。剛到非洲時,傳音發現消費者使用的産品多是全球化而非本地化,為此公司去創造新的差異化價值。根據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傳音針對不同用戶“量身定做”了三個品牌:itel價格較低,主要針對年輕消費者,主打活潑、個性的標籤;TECNO面向中高端消費者;2014年推出的Infinix智能機,則主要面向電商消費者。在這些手機品牌中,針對不同用戶喜好,手機的大小、厚薄、輕重也各有側重。
“走出去”看到更大市場
“只有懂得用戶需求,走品牌化之路,才能打開銷售市場。而且走出國門,還可以看到更大的市場。”這是傳音手機“闖非”得出的經驗。
在深圳,有一批手機企業早已走出國門,深耕國外市場多年,從最初的貼牌到創立自主品牌,它們在不同的細分市場蹚出了自己的發展路子。而傳音在非洲的成功也贏得業界人士的認可。
深圳智科通訊有限公司生産的手機主攻南美市場,年銷售量超過1000萬台。公司董事長涂皓從事通訊行業27年,他告訴記者,幾年前深圳手機企業不下1萬家,有品牌的達2000多家。“傳音的超前布局和專注,是我們多年來想做而沒做到的。在手機行業面臨大洗牌的背景下,傳音將目光聚焦到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印度的非洲地區,心無旁騖地鑽研非洲用戶的特點和習慣,這種戰略眼光值得學習。”
“過去,我國有不少手機企業在拓展海外市場時比較看重短期收益,做著做著就把自己的品牌做爛了。”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王艷輝説,比起産值和利潤,傳音更關注消費者本身對品牌和産品服務是否真正發自內心的喜歡,更注重全球消費者使用産品的比例和時長,從而體現出品牌價值。傳音的成功給我國手機等出口企業上了一堂生動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課。
而傳音深知,這些年,公司主要是從性價比方面搶佔中低端手機用戶,尤其是功能機立下了汗馬功勞。未來要想在全球市場立於不敗之地,還需要苦下功夫,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向智能化高端化邁進。
“近年來,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希望有更多的新經濟、新行業、新技術‘走出去’,能夠把中國特別是廣東的産業優勢、科技創新優勢儘早帶給這些消費者。”張祺&&,目前傳音公司分別在上海、北京,以及尼日利亞、肯尼亞等地建立了研發中心,研發人員超過800名。從研發、設計、生産、銷售到售後服務,公司已擁有對整個産業鏈把控的能力。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科 白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