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幫迷路的老人回家“回家的鑰匙”公益行動在武漢開啟全國首站

2023-12-27 18:59:59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冬至,意味着即將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時間。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怎麼幫助深陷記憶迷城的走失老人?

  一把小小的智能鑰匙,搭載北斗等多種定位技術,挂在老人的褲帶上,萬一走丟了,家人、民警、路人都能幫助老人點亮回家的路。12月22日,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法治在線》欄目攜手拼多多共同發起,聯動武漢公安正式在武漢啟動“回家的鑰匙”公益行動全國首站。

  一把小小的智能鑰匙,搭載北斗等多種定位技術

  一把把智能鑰匙將陸續免費發放給急需的老人們,這串與家門鑰匙相連的“回家鑰匙”定位鑰匙扣將讓走失老人不再徬徨失措,讓萬家燈火的每一次團圓不再遺憾。

  武漢民警發現迷路老人中有25%會再次走失

  “回家的鑰匙”公益行動直播現場,塔子湖派出所社區民警華麗回憶,今年7月,曾查找上百個視頻找到了一位迷路的高齡老人。

  7月的一天,她輪休在家休息,突然接到居民袁先生電話求助,稱其90歲高齡老母親於當天上午8時左右出門遛彎一直未歸,家裏人到處尋找無果,擔心老人在高溫天裏走失有危險,無奈向民警求助。

  民警詢問得知,老人每天早上獨自出門在小區散步,有時在鄰居家聊天,最遲在吃午飯前會回家。當天午飯時間都過了老人卻還沒回家,於是家人出門尋找,但找遍了小區和鄰居家都沒找到,家人隨即懷疑老人走失了。經過5個多小時、查看上百個街邊視頻,最終在江岸區黃浦大街公交站附近看到老人。此時老人已離家10小時,滿身大汗、精疲力竭。民警立即買水讓老人補充水分,把老人扶上警車,送回家中。“老人身上身無分文,這麼熱的天在外面走一天沒吃沒喝已經累癱快休克了。”

  在活動直播現場,主持人介紹,今年,武漢民警已找回走失人員5000多名。而其中找回的老人中,又有25%再次走失。

  照亮這些老人回家的路,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助力。拼多多高級總監、“回家的鑰匙”公益行動拼多多負責人宋巍介紹,特別是隨着阿爾茨海默病在老年群體中逐漸多發,老人走失的情況時有發生。“當老去的父母身患認知障礙疾病,拼多多也想出一分力,給予他們更多關愛。我們想通過每一個‘回家的鑰匙’,幫助走失老人與家屬盡快取得&&。”他説,這項公益行動的圖標是“愛心中間有一把鑰匙”,希望能用微薄的力量,在這個冬季,溫暖老人們回家的路。

  走失老人身上往往只帶了一串鑰匙

  “家人不可能24小時守護身旁,老人總有想遛彎出門的時候,意外就是這麼到來的。”青山區公安分局紅衛路街派出所民警胡永鵬記得,兩年前的一個冬日上午,接到一位婆婆報警,老伴離家後便無音信,四處尋找都沒有找到。胡永鵬接到報警後,立即轉發信息、排查警情、調閱探頭......最終在一工地找到倒在地上的爹爹。醫生説爹爹嚴重凍傷和脫水,如果再晚送來一點,生命堪憂。“早一分鐘也是好的,我們想更快一點!”他呼籲着。

  新洲區分局辛衝街派出所民警李明隆在酷暑天巡邏時,發現了一位走失的老人,靠着電線桿,雙目緊閉,大汗淋漓。“當時,他已經走了四五個小時,頭昏目眩,晚一點送醫搶救就有生命危險。”他説,許多老年人在走失時,身上大多沒有攜帶手機或者其他供認證身份的物品,還忘記了電話甚至忘了自己和家人的名字,但他們在離開家門時,往往會記得帶鑰匙。

  民警華麗也有同感,當她詢問找回的迷路老人:“您家為什麼不打電話報警或者找路人幫忙呀?”老人答道:“我怕給你們添麻煩。”華麗感嘆説,老人家就是這樣總在體恤他人。同時,他們也總是“老小老小”,總覺得自己不會走失,一下迷糊了,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為幫助解決老人走失難題,結合公安部門以及相關專家的建議,總台《法治在線》欄目攜手拼多多共同發起這項公益行動。

  怎麼圍繞鑰匙做文章?項目團隊和很多基層民警一起,結合實際案例做了大量調研,最後聚焦到解決具體痛點。比如,比如怎麼能讓老人更習慣隨身攜帶、採用哪種定位方式更實用,如何確保老人的個人信息不被過度洩露?在充分考慮了上述問題之後,第一批回家的鑰匙終於面世了。這是一款採用北斗衛星定位技術為主,帶有芯片功能的鑰匙扣方案。當老人迷路或走失,“回家的鑰匙”的內置芯片可為警方和家屬提供便利,第一時間定位老人所在位置。同時,鑰匙扣上的二維碼可為熱心路人幫助老人回家提供信息。與以往的定位儀器掃碼顯示老人家屬信息的方式不同,“回家的鑰匙”掃碼獲得的是受助老人生活的社區民警的&&方式,老人也將在民警幫助下送至回家。

  用責任傳遞善意與溫暖

  為什麼掃碼不能直接看到老人家屬手機號?活動現場有民警解釋道:每位老人的信息均關聯了對應社區民警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更好保護老年人的隱私,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另一方面也是警方主動扛責,深化警務機制改革,體現派出所“主防”的優勢。“小小鑰匙扣,一頭連着責任、一頭連着信任、一頭連着老人們的平安。我們公安民警責無旁貸。”

  民警華麗給記者演示,打開手機“回家的鑰匙”終端,能看轄區內已經拿到智能鑰匙的老人,分別定位在哪,設備電量如何、有無重要提示信息等。“我們會定期提醒這些老人家屬及時為設備充電。”

  一旦發現老人走失,家屬也可通過“回家的鑰匙”小程序查看“鑰匙”所在位置進而找回老人,群眾發現迷失老人可掃描“鑰匙”上的二維碼,&&到社區民警,助力老人安全回家。新洲區邾城街章林社區居民程剛林不久前為82歲的父親申領了智能鑰匙。沒過幾天,父親挂着鑰匙出門,到距離家千米遠的廣場上遛彎,結果到了晚上8點多還沒回家,他打開手機上小程序一看,父親還在廣場轉圈,他趕緊下樓把轉了向的父親領了回來,長舒了一口氣。“還好有這個小東西,幫了大忙!”

  有人説,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病人,他們的腦海裏就如同有一塊橡皮擦,不斷擦去記憶,親情、愛情、友情的美好回憶隨之消失殆盡。但是總有一群人,不斷地、不遺餘力地去重建這些記憶。就算有些記憶難免會消失,但善意的溫暖可以常駐心間,切切實實的幫助可以讓老人有尊嚴、有滋味地生活下去。

  “‘回家的鑰匙’公益行動首站落地武漢,所有‘鑰匙’都是項目團隊聯動公安部門免費定向發放的。未來,我們希望能將這次公益行動落地全國更多城市,幫助更多走失和迷路的老人,平安回家。”宋巍説。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7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