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8版

菲美勾結在南海挑釁危害地區和平穩定

2023-12-18 18:21:1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8版

  近段時間,菲律賓在南海屢屢生事,不斷在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海域侵權挑釁,並持續散佈虛假信息,渲染炒作,抹黑中國。美國不僅對菲方挑釁行為慫恿支持配合,還顛倒是非,對中方橫加指責。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對包括仁愛礁在內的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菲美勾結各有盤算,菲方妄圖借美國撐腰在南海謀取私利,美方則企圖通過炒作南海問題破壞中國與地區國家關係,以實現其圍堵遏制中國的地緣政治目的。菲美挑釁舉動居心不良,對地區和平穩定、繁榮發展造成嚴重危害。

菲律賓頻頻挑釁

  12月10日,菲律賓1艘運補船、1艘公務船和2艘海警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闖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企圖向仁愛礁非法“坐灘”的軍艦運送建築物資。其間,菲方船隻不顧中國海警船警告,執意衝闖仁愛礁潟湖,並以危險方式衝撞現場的中國海警船。菲方上述舉動嚴重侵犯中方主權,危害中方船隻和人員安全,中國海警依據國內法和國際法對菲方船隻採取必要措施。

  今年下半年以來,菲方已多次在南海挑起事端,侵犯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8月5日,菲律賓不顧中方一再勸阻和警告,派出2艘船隻擅自闖入仁愛礁海域;9月22日,菲律賓漁業與水産資源局1艘公務船在未經中方允許的情況下,擅自闖入黃岩島附近海域,並企圖衝闖黃岩島潟湖;10月22日,菲律賓2艘民用船和2艘海警船未經中國政府允許,擅自闖入仁愛礁鄰近海域;11月10日,菲律賓2艘運補船和3艘海警船擅自闖入仁愛礁鄰近海域;12月9日,菲律賓3艘公務船未經中方允許擅自侵闖黃岩島鄰近海域。

  在上述侵權挑釁活動中,仁愛礁是菲方主要目標。分析人士認為,菲律賓頻頻在仁愛礁挑釁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心其1999年故意“擱淺”並“坐灘”至今的軍艦最終解體,從而失去奪佔仁愛礁的抓手。

  菲方挑釁造成仁愛礁海域近期多次發生緊急事態,責任完全在菲方,根源在於菲方違背承諾,拒不拖走非法“坐灘”軍艦,並企圖對其實施大規模加固,實現永久侵佔。針對菲方滋事挑釁,中國海警依法採取反制措施,堅定維護領土主權,現場處置正當合法、專業規範。中方已通過多個層級、多個渠道向菲方表明中方嚴正立場,並提出妥善管控仁愛礁局勢的倡議。

  但菲方無視中方的善意、誠意和克制,違背自身承諾,不斷在仁愛礁海域侵權挑釁製造事端,持續散佈虛假信息、渲染炒作,試圖把侵權挑釁的菲方船隻塑造成所謂“受害者”形象。美國《時代》周刊等多家媒體報道提到,菲政府近年來邀請大量國內外媒體記者登上菲方船隻,赴南海“現場拍攝”中菲艦船近距離接觸畫面,試圖利用輿論對中國施壓。

  分析人士指出,菲方舉動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嚴重侵犯中國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應立即停止這種破壞南海和平與穩定的行為。

美國慫恿支持配合

  菲律賓侵權挑釁的背後有着域外勢力的支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美國。針對本月9日在黃岩島鄰近海域和10日在仁愛礁鄰近海域發生的事件,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修·米勒10日發表聲明指責中國船隻針對菲律賓船隻的行為“危險且非法”,聲稱美國與菲律賓站在一起,強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適用於在南海任何區域攻擊菲武裝力量、公共船隻或飛機的情形。

  這不是美方第一次為菲方侵權挑釁行為站&。美方此前已多次在菲律賓挑釁行為遭中方現場處置後發表指責中方的聲明,還動輒以履行《美菲共同防禦條約》威脅中方。

  曾任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總統發言人的裏戈貝托·蒂格勞15日在《馬尼拉時報》發表文章説,菲律賓當前的非理性舉動與美國鼓動有很大關係。美國試圖把中國塑造成“對菲律賓等周邊國家的威脅”,“美國給我們洗腦太容易了”。

  美國利用南海問題挑撥地區國家與中國的關係,為其地緣政治戰略服務,早已盡人皆知。菲前總統阿基諾三世執政時期,美國幕後操縱南海仲裁案這一政治鬧劇,為菲方的主權聲索提供所謂“法理依據”。菲現任總統馬科斯上&後,美國又極力拉攏,加強兩國安全合作,擴大聯合軍演規模和範圍。美國及其盟友還加緊在南海周邊部署軍力,多次舉行軍演,以所謂“安全承諾”向菲方釋放錯誤信號。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基於自身地緣政治私利,不斷慫恿、支持、配合菲方海上侵權挑釁行動,是在明目張膽地為菲方侵犯中方主權撐腰打氣,嚴重違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嚴重危害地區和平穩定。

  菲律賓“亞洲世紀”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安娜·馬林博格-烏伊指出,美國是個不請自來的第三方,它利用菲律賓作為代理人,以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航行自由”為藉口,為的是維護美國霸權地位。“這能看出美國是相當虛偽的。”

破壞地區和平穩定

  分析人士認為,亞太是全球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帶,維護這一地區的穩定與繁榮不僅符合地區國家利益,也有利於全球經濟發展。如今,菲方蓄意挑釁、蓄謀炒作,美國等域外國家慫恿挑唆、煽風拱火,二者勾結起來不斷導致事態升級,嚴重威脅地區和平穩定。

  蒂格勞呼籲馬科斯政府改變其危險的外交政策。“這不僅是他總統任期內最大的錯誤,也是我國有史以來最具破壞性的政策,阻礙了我們的增長,甚至加劇了貧困。”

  馬林博格-烏伊説,若南海緊張局勢進一步加劇,有可能會引發地區衝突,破壞海洋環境,影響海洋經濟。南海是全球重要海上運輸通道,安全風險的上升可能會擾亂航運,增加海運成本,影響全球供應鏈。

  中國是南海重要沿岸國,有責任維護南海和平穩定。多年來,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一直致力於以對話談判解決南海問題。2002年,中國與東盟國家通過談判達成《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宣言》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南海問題上簽署的首份政治文件,是中國睦鄰友好的集中體現、合作共贏的生動寫照。近年來,中國又與東盟國家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不斷取得階段性進展,為把南海建設成和平合作之海提供制度保障。

  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亞太安全與外交研究室主任張潔指出,中國和多數東盟國家都認為,南海問題不是中國與東盟關係的全部,各方應早日達成“準則”,通過管控分歧和開展南海相關合作,將南海局勢的“溫度”降下來,從而讓中國與東盟國家能夠在更廣泛的領域開展更為深入的合作。而菲律賓近期的侵權挑釁行為顯然不利於“準則”的早日達成,與地區國家的願望不符。

  正如俄新社網站一篇文章所説,“美國對歐洲的所作所為——將其推向‘烏克蘭戰線’,從而破壞了歐洲經濟——在亞洲行不通”。

(參與記者:劉讚 鄧仙來 劉鍇 張怡晟 閆潔) 新華社北京12月17日電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5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