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2版

共建“一帶一路”為全球人權治理提供新動力

2023-12-08 17:43:3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2版

  中國人權發展基金會和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7日共同發布《為了更加美好的世界——從人權視角看共建“一帶一路”這十年》智庫報告。報告認為,共建“一帶一路”,承載着人們對和平安寧的期盼、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對文明交流的渴望,致力於讓共建國家人民過上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生活,這實質上與世界各國人民對於尊重和保障人權的不懈追求是完全一致的。

  當前,人類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全球人權治理也面臨嚴峻挑戰。共建“一帶一路”順應廣大發展中國家希望通過合作發展促進人權的迫切期許,助力共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權進步,為全球人權治理提供了新思維、新動力、新機遇。

  對大多數國家而言,消除飢餓和貧困、加快經濟發展是最緊迫而現實的任務。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發展促人權,積極幫助欠發達國家消除基礎設施建設滯後等發展瓶頸,促進共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夯實人權事業發展的根基,從而更好保護和促進人權。通過“一帶一路”合作,中國向70多個國家和地區派出2000多名農業專家和技術人員,向多個國家推廣示範菌草、雜交水稻等1500多項農業技術,幫助亞洲、非洲、南太平洋、拉美和加勒比等地區推進鄉村減貧。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實施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共建國家在鐵路、公路、航運、管道、能源、通信及基本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長足進展,改善了當地的生産生活條件和發展環境,增強了經濟發展造血功能。世界銀行預測,到2030年,共建“一帶一路”相關投資有望使共建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巴基斯坦伊斯蘭堡和平與外交研究所主任穆罕默德·阿西夫·努爾説,從全球人權治理的角度來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多重作用。其中首要的就是它聚焦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增長,有助於快速消除貧困和改善人民生活條件,這是人權治理的關鍵。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共建“一帶一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共建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權事業進步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在巴布亞新幾內亞,擴建後的布圖卡學園解決了3000多名中小學生的上學難問題;在塞爾維亞,“起死回生”的斯梅代雷沃鋼鐵廠保住了5000余名員工的“飯碗”;在非洲,“萬村通”項目為千萬非洲民眾打開了解世界的窗口;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圈生態林建設技術示範項目助力構建哈首都圈生態防護屏障,減輕草原大風天氣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在菲律賓,聖馬塞利諾光伏發電項目幫助附近村莊不少女性就業,讓她們既增加了收入又提升了家庭地位……10年來,“一帶一路”合作幫助當地民眾解決了燃眉之急、改善了生活條件,增進了共建國家的民生福祉,為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瑞典“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史蒂芬·布勞爾認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理念是實現所有人的共同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説,“一帶一路”倡議與人權事業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契合的。

  共建“一帶一路”是中國“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理念的生動實踐,為全球人權治理事業進步提供了新的啟示。在全球發展進程受阻的當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搭建起包容、務實的國際合作&&,其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精神吸引了全球15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國際組織加入其中。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合作共贏破解發展困局、掃除發展障礙,形成了各國攜手並肩致力於共同發展、共建各國廣大民眾向着更美好生活不斷努力奮鬥的強勁勢頭,為各國人權事業進步、為全球人權治理事業發展打下堅實根基,也充分證明“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的中國方案是提升全球人權治理水平的正確方案。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方向一致,有助於推動經濟全球化更加平衡、包容、和諧發展,對於通過國際合作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挑戰具有重大意義。

  實現人人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共同追求。共建“一帶一路”走過了在共同發展中保障和增進人權的第一個十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共建“一帶一路”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建設必將推動共建各國實現更深遠的發展,推動各國人民享有更加廣泛、更加充分、更加全面的權利,也必將推動全球人權治理事業取得更長足的進步。

(記者謝彬彬)

新華社北京12月7日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5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