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馬術運動,為何男女同場競技

2023-10-06 16:40:43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4版

  新華社杭州10月5日電(記者高萌)4日,杭州亞運會馬術項目場地障礙個人資格賽結束後,有媒體在混採區向中國隊女騎手王韞婧提問:“作為女騎手,在場上、在隊裏有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同?”

  24歲的她淡然回應:“既然這項運動的規則裏不區分男女,那麼我們在場上就沒有任何區別。”

  在競技體育的範疇中,“男女同場”是一個較受關注的話題。從1952年女性騎手第一次被允許參加奧運會馬術盛裝舞步比賽開始,這項運動從未分設男、女組別。

  本屆亞運會馬術項目中,全部由女性騎手組成的中國香港隊獲得了一枚盛裝舞步團體賽銅牌,獲得該項目銀牌的中國隊中,也有女騎手饒嘉怡。在東京奧運會上,馬術盛裝舞步項目的團體和個人金牌均被女性騎手摘得,而最驚險刺激的三項賽冠軍也由德國女騎手茱莉婭·克拉耶夫斯基獲得。

  馬術比賽不僅不分性別,參賽者年齡跨度也很大。本屆亞運會,中國隊騎手陳雨辰年僅18歲,而韓國騎手樸修逸則出生於1968年,已經55歲。東京奧運會上,時年52歲的場地障礙騎手李振強,是中國代表團中年齡最大的運動員。而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日本隊的盛裝舞步騎手法華津寬當時已經71歲,他首次參加奧運會的經歷可以追溯到1964年。

  馬術比賽中,性別與年齡並不是最重要的,究其原因,與其最核心的制勝因素有關——“人馬配合”。在馬術比賽中,騎手的體能、爆發力、瞬時反應能力這些因素固然重要,但在比賽過程中,若不能與馬匹進行良好的協調與配合,則無法取得好成績。即使個人身體素質再好的騎手,也很可能因馬匹狀態不佳或配合失誤在比賽中遇到拒跳、甚至墜馬等情況。所以在馬術賽場上,人馬間的默契配合才是取勝關鍵。

  良好的人馬配合需要長期互動去建立信任與默契。國際馬聯主席英格瑪·德沃斯&&:“馬術其實只專注於一件事,就是人與馬之間的關係。即使在沒有和馬匹一起參賽的時候,騎手還是要和馬待在一起,要照顧馬,心裏一直牽掛馬。這就是馬術與其他運動最大的區別。”

  在馬術賽場的混採區,幾乎所有選手在比賽後都會提到馬匹的表現,因為馬雖無言,卻是騎手們最重要的隊友和夥伴。

  首次參加亞運會的中國騎手饒嘉怡,在賽後&&,愛馬“木法沙”幫她戰勝了初次登場的緊張。“我感覺像是兩個朋友在一起,一個人害怕走夜路,另一個人就要握住他的手,這是一種信任——自然、溫和,但是有力地去握住他的手。”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