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陽溪漫步
林建武
“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
或許九曲溪名氣蓋過了武夷山的許多景點,外地游客很少人知道九曲溪的匯入地崇陽溪。它位於武夷宮景區大王峰腳下,兩岸青山連綿,中間溪谷交錯,且多斷崖懸谷,景色秀麗。
晨曦微露,走出酒店來到崇陽溪畔,沿着溪岸感受清晨的寧靜和平和。霞光傾灑在溪面上,流動的水面上閃爍着柔和的色彩。微風吹拂着溪水,漣漪蕩漾,溪旁的楊柳輕輕搖曳着枝條,吐露出清新的氣息。
崇溪漫步道可謂“一程山水一程路”,起於九龍灣,沿崇陽溪畔、蘭湯大橋,至“印象大紅袍”劇場到品石岩路。其間有瑞彩祥雲、王者歸來、虹橋飛渡、福茶飄香、天潭白鷴、九曲泛舟六大觀景&,充分融入了武夷山的旅游文化、茶文化、自然生態文化、自然景觀文化、武夷山神話傳説和民間民俗文化。
沿着溪岸向東走,是著名的“印象大紅袍”演齣劇場。溪畔的楊柳隨着微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和周圍的大自然一起歌唱,營造出一種令人心曠神怡的氛圍。
溪岸上有一排建築風格與武夷山地域特色巧妙融為一體的茶山、溪水、別墅建築群。門前通道巧妙用茶花樹與藤條結合,步移景異,曲徑通幽。在這裡,可以充分享受親近自然的愉悅和美感。
不知不覺走到蘭湯大橋下,此處溪流平穩,平野開闊,放眼四望,水汽淋漓,霧氣瀰漫。一位艄公撐着竹筏飄飄蕩蕩劈開一條白浪,汩汩的流水從竹筏的縫隙裏冒出來,又從旁邊的縫隙裏滲下去,恰似一幅潑墨山水圖卷。
橋底下,早已有一些勤勞的婦女在溪裏洗衣服,她們或站在溪裏彎着腰搓洗,或用木棍捶打衣服,水花四濺。那些富有音樂節奏的棒擊聲與嘮嗑聲、嬉鬧聲不斷傳來,匯成一片,好不熱鬧!或許她們早已習慣了這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鄰里關係和睦共處”的方式,覺得唯有在流動的溪水裏才能拂去昨天的灰塵,洗去一天的疲憊和煩惱。
眼前一座彩色虹橋凌空而起,仔細一看就是虹橋飛渡,上有一個牌子記載着設計構想。有個美麗的傳説,秦始皇二年八月十五,武夷君與皇太姥等十三仙人,在峰頂張幔為亭,結綵為屋,大宴鄉人。應召而來的男女二千多人,循虹橋魚貫而上。&&以飛蝦為造型,探出崇陽溪,向幔亭峰挑出。游人通過彩色&階拾級而上,猶如循着彩虹走向幔亭峰,沉浸體驗美麗的傳説。
從遠處遙望,被一座竹色鋼結構網架籠罩的觀景塔與瞭望&,如同茶農烘焙茶葉的焙籠。直進一看發現是福茶飄香觀景&,巨大的焙籠與周邊植被形成良好的關聯。從旋轉樓梯上&&,站在觀景塔上遠眺,感受撲面而來的山風,頓覺神清氣爽。
觀景&旁有一排茶桌,幾位老者擺開棋局,鏖戰正酣。不時有剛跑完步袒着上身的人立足圍觀,正應了李白那首“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脫巾挂不壁,露頂灑松風”,如此灑脫無羈、悠閒自在。
林語堂説,中國人只要有茶,走到哪都是快樂的!更何況在著名的茶鄉呢?在小溪的岸堤上已有幾位茶友燒着壺水,仿佛是在“吸天地之靈氣,汲日月之精華”。
漫步道上,手提鳥籠的大爺一邊遛着鳥,一邊不忘聽着收音機裏的早間新聞。還有女孩穿着拖鞋、牽着小狗悠閒走着……突然從一棟民宿的院子裏傳來一陣悠揚的二胡聲,尋聲而去,聲響伴隨着節奏,時而高亢激越,時而低沉輕微。只見一位似有七旬的老者正微瞇着雙眼,盡情地拉動琴弦,動作嫻熟穩重,神態優雅自然。拉者入迷,聽着入醉。
這一刻,仿佛置身於人間仙境,讓人忘卻塵世的喧囂和紛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