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智”行千里:揭秘跨海高鐵背後的科技力量

2023-09-05 20:57:1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 G55401次復興號智能動車組的商務座。 新華社記者林善傳攝

  ▲ G55401次列車座椅上方的座位號盲文引導標識。 新華社記者周義攝

  G55401次列車車廂內配備有免費WIFI。 新華社記者周義攝

  9月4日9時許,一列底色銀灰、車身繪有紅橙黃三色“飄帶”飛舞的動車組停靠在福州南站,車身上金黃色“復興號”三個大字分外醒目,中國設計時速最高的跨海高鐵——福廈高鐵迎來“復興號”智能動車組“首秀”。

  乘坐設計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跨越蔚藍大海,享受智能出行,是一種什麼體驗?

  記者走進車廂,濃濃的科技感撲面而來。車廂頂部裝上了電視,可分屏顯示列車運行和娛樂節目信息;座椅進行了全面升級,增加電動腿靠,並配備了USB充電接口,拓展了乘坐空間、提升了舒適度;衞生間新增智能照明,有人進入後,能自動調節燈光亮度;車廂內有盲文標識,視障旅客可以據此找到自己的座位……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客運段G55401次試運行動車組列車長余艷介紹,席位的顯示屏上還有座位預留信息,紅色代表當前站座位已售,黃色代表當前站未售、前方站已售,綠色代表未售。

  “乘車體驗更加人性化的同時,行車也更加安全。全車設有數千個監測點,比傳統動車組增加700余個,對列車的電氣電路、客室環境等進行‘全息化’監測,並採用以太網控車、車載安全監測等9項智能運維和監控系統。”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動車段技術科科長張仁強説。

  列車的駕駛室,可以用“大氣、簡約、科技”三個關鍵詞概括。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福州機務段動車組司機連永聖告訴記者,“復興號”智能動車組通過對列車狀態、運行環境信息廣泛感知、融合處理,在智能行車上為旅客安全又加了一把“智能鎖”。

  跨海高鐵上的“復興號”有多快?從福州抵達廈門不到1個小時,而以往需要2個小時。有多穩?硬幣在窗&上能夠“屹立不倒”堅持數分鐘。有多舒服?更寬敞的乘坐空間,更適宜人體的變頻空調溫度,更小的噪音……有多美?當碧藍的海面上出現一抹又一抹穿梭的“中國紅”,這一幕令人賞心悅目。

  跨海高鐵的魅力遠不止於此,從乘車一直延伸到候車,它的智能無限。在福廈高鐵廈門北站換乘中心,這裡的屋面形似浪花綻放,龍舟式燕尾脊氣勢沖天,美麗造型的背後隱藏着一扇1400平方米的巨大天氣感應式智能天窗,可實時監測光照強度、風力大小、降雨及室內外溫差等,然後自動開闔。想象一下,當你在候車大廳等車,頭上的屋頂突然打開,是多麼奇妙的體驗……

  中鐵建設集團福廈高鐵廈門北站項目部副總工程師陸飛介紹,換乘中心屋面安裝的是智能光纖系統,可自動跟蹤採集陽光,為旅客創造明亮舒適換乘環境的同時,實現節能降耗,全年可節約用電約72萬千瓦時。

  “福廈高鐵是一個具有示範引領意義的時代工程,可以預見,未來跨海高鐵的修建有了更多可能。”東南沿海鐵路福建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吳建華説。

(記者周義)新華社福州9月4日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4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