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助力廣西頁巖氣開發“從0到1”的年輕人
6月2日,覃英倫在頁巖氣鑽井&&施工現場查看。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胡星宇攝
祖國西南山鄉,廣西柳州融安縣潭頭鄉何洞村,烈日炎炎、驕陽似火,高溫炙烤着大地。
生於1990年的覃英倫,是一名地質工程專業在讀博士生,如今在桂北的頁巖氣氣田上用汗水詮釋責任和夢想。他是廣西投資集團下屬廣西能源集團頁巖氣産業發展工作組組長,也是我國清潔能源勘探開發的奮鬥者。
10多年來,覃英倫全心扎根於油氣開採事業,輾轉多地為勘探油氣資源奔走,用行動踐行逐夢氣田的初心與擔當。
勇當探路者
再次見到覃英倫,油氣資源開發老將黃桂雄深感驕傲。眼前的這位小夥子已是廣西能源集團頁巖氣産業發展工作負責人,言談專業、眼神堅毅,比起多年前倆人初識時更顯成熟、睿智。
“年輕人吃苦耐勞愛鑽研,一路成長到了挑大梁的時候,挺好!”黃桂雄拍着覃英倫的肩膀,欣喜地説。
暮春以來,何洞村的這片土地被轟隆隆的挖掘機打破寧靜,成為眾人寄予厚望的頁巖氣田。這片區域是廣西首個頁巖氣開發示範項目的柳城北區塊,面積大約122平方公里,預測年均産氣1.5億立方米。
覃英倫與這片土地的緣分很深。
2016年從中國地質大學碩士畢業後,覃英倫進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工作。後來,廣西投資集團委託該中心開展廣西頁巖氣資源潛力評價工作,一直關注家鄉能源建設的覃英倫主動請纓,成為項目組成員,並於2018年成為項目組負責人。
覃英倫回憶,當時頁巖氣開發在全國範圍內仍處於攻堅階段,廣西可以説連頁巖氣的“家底”都沒摸清,廣西投資集團卻高度重視頁巖氣産業的勘探開發,讓自己有一種遇到“伯樂”的感覺。“我想闖一闖廣西頁巖氣勘探開發這個‘無人區’,去探一探真實的情況。”
2018年起,覃英倫開始帶隊在桂中地區開展勘探工作,經過苦心尋找,2021年他帶領的團隊終於在融安縣成功發現和確定了可供商業開發的頁巖氣區塊。
在開展課題研究過程中,覃英倫的才華、能力和激情讓人印象深刻。2021年廣西投資集團組建頁巖氣項目團隊時,首先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那年2月,31歲的覃英倫毅然回到廣西,決定用所學知識反哺故鄉。
入職廣西投資集團後,覃英倫立即擔起團隊負責人的職責。在他的牽頭策劃下,廣西頁巖氣項目可行性評審順利獲得國內權威油氣勘探開發研究機構的高度認可。
2022年,恰好是覃英倫接觸頁巖氣的第10個年頭。憑藉紮實的調研工作,覃英倫助力廣西投資集團競得2個頁巖氣探礦權。今年3月,項目建設推進會在柳州市舉行,拉開了廣西頁巖氣開發的序幕。
在現場見證項目啟動的覃英倫,心裏滿是激動和感慨:經過多年探測和論證,項目終於向實現廣西頁巖氣開發“零的突破”和“廣西人用廣西氣”的願景邁出堅實一步。
然而,取得探礦權只是開始,頁巖氣的開採專業性要求非常高。有沒有氣?有多少氣?怎麼採?每一步都讓覃英倫如履薄冰。
按照計劃,項目於年底要實現試採出氣。面對這樣的目標,作為技術負責人的覃英倫深感責任重大。
“説壓力不大,那是假話,頁巖氣畢竟是埋藏在地底下幾千米,地質情況複雜,會遇到各種風險挑戰。”覃英倫説,為了把概率估得最準,項目團隊運用多種科技手段,按照標準和流程去做一系列的勘探評價工作,同時還邀請行內專家團隊幫忙把關。
如今,頁巖氣項目開發穩步推進。前段時間,項目的調查井鑽井完成,給團隊增加了不少的信心,當前他們正全力進行水平井鑽井。看著從鑽探工程調查井取出的頁巖氣層岩芯徐徐冒泡,覃英倫興奮不已,感嘆前期的汗水有了一定的回報。
“從未知到已知,探索了7年,目前還沒敢松一口氣。”覃英倫説,未知、忐忑的心情,將會持續到真正出氣的那一瞬間。
敢做拼搏者
覃英倫兢兢業業,專注於油氣資源的勘查研究,對頁巖氣的開發有着濃厚的興趣和強烈的使命感。
腳踏實地、敢做善成、忘我投入——這是同事們對覃英倫的一致評價。工作中,他也被同事們稱作“拼命三郎”。
2012年,我國首個商業開發大型頁巖氣田——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開發建設,拉開了頁巖氣商業化開發的序幕。那時覃英倫正在中國地質大學讀大三,獲得了機會進入自然資源部下屬的事業單位實習,接觸到頁巖氣的勘探工作,並對這一新能源産生了濃厚興趣。為了獲得油氣開採的專業知識,覃英倫堅持實習鍛煉了3年。
工作後,覃英倫的足跡從西北到西南,遍及多省區的油氣田。無論嚴寒酷暑,他堅持到戶外進行地質礦産勘查開發,即使面對失敗也從不泄氣,繼續探索新的選點。
紮實的勘探開發工作,讓覃英倫日益形成獨到的見解,令他的科研有了實實在在的內容支撐。工作10多年來,他在Open Geosciences、《石油科學通報》等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23篇,獲得國家專利成果5項,1項油氣調查成果獲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科技獎二等獎,還獲得第26屆“廣西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獎項。
如今,作為廣西能源集團頁巖氣産業發展工作組組長,覃英倫更是將勘探開發工作擺在首要位置,繼續“拼命三郎”的工作模式。他和團隊成員強力推進科技攻關,獲得多項發明專利授權,在國際石油類頂級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勇闖符合廣西實際的頁巖氣開發路徑。
幾乎每天,覃英倫都要到鑽探現場去查看。頭戴安全帽,身着藍色工裝,高大挺拔的他在人群中很顯眼。烈日暴曬下,只見他在鑽探現場專注地與技術人員交談,全然不顧額頭上大顆大顆的汗珠不停往下滑。
在鑽探現場的活動板房,覃英倫經常組織技術團隊座談研討,有時一聊就聊到天黑,散場後才和同事驅車返回鄉里。夜幕漆黑,車子開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搖搖晃晃讓人昏昏欲睡,卻見他仍精神抖擻地打電話安排第二天的工作。
項目團隊駐地位於潭頭鄉,公司租用了一棟民房用作辦公樓,宿舍則安排在離辦公樓不遠的地方。在簡陋的辦公環境裏,團隊成員夜以繼日地工作,經常廢寢忘食,一心只想著鑽採到頁巖氣。
為了趕方案、抓管理,加班是覃英倫的家常便飯。他經常在辦公室忙碌至深夜,然後在沙發上合眼睡一覺。
同事趙超能透露,有時自己加班到凌晨兩三點,離開辦公室時發現覃英倫還在忙活,第二天早上8點來上班時,竟看到他頭髮、衣服上沾了不少水,“我敢説這傢伙絕對沒回宿舍休息,可能剛從洗手間洗臉出來,這樣的情況很多見。”
對於熬夜,覃英倫淡淡地説,夜裏睡不踏實,不如抓緊時間多想想氣田開發的事情。早晨他只是簡單洗漱,早餐有時匆匆對付幾口,然後就帶着團隊人員開業務研討會,對頁巖氣開發進程中的細節一一討論,有時一忙就是一上午。
午飯時間,覃英倫也不肯放過,經常從旁邊鄉政府的食堂打回飯菜,自己在辦公室裏用餐。有時忙起來,覃英倫不假思索地放下手中的飯盒,一門心思顧着查閱資料,最後想起來吃飯時發現飯菜早已涼透。
鑽井現場每天都有變化,覃英倫時刻心繫項目的進展。除了跟進度,還得把好安全關,他一直“扎”在駐地和工地,經常放棄周末與妻子孩子相聚的機會。
“大家都習慣了我這樣的狀態,也挺支持我的頁巖氣開發工作,同事和家人都讓我覺得很暖心。”覃英倫説。
願做返鄉者
頁巖氣是優質高效、綠色低碳的清潔能源,近年來我國加快頁巖氣勘探開發,推動能源綠色轉型。據估算,我國頁巖氣儲量位居世界第一,在四川、重慶、貴州等地,已形成頁巖氣規模化、商業化發展的格局。廣西頁巖氣可採資源量約為1.02萬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六。
頁巖氣藏存於地下數千米深納米級頁巖孔隙裏,對它的開採利用屬於“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的高新技術産業。由於頁巖氣産業起步晚,研究基礎薄弱,廣西亟需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人才。
從零開始組建,廣西投資集團頁巖氣開發團隊已經有17名成員,包含3名博士和多名油氣勘探專家,專業涵蓋頁巖氣田開發所需的油氣地質、鑽採工程、油氣儲運等。其中,不少人由覃英倫引薦而來。
在團隊中,除了覃英倫,還有好幾位是從外地回到家鄉的成員,包括中石化退休專家黃桂雄、高級工程師陸文師等。開發這塊氣田,將深藏地下的頁巖氣開採出來,是團隊所有人的夢想。
從“部委”到“農村”,從“國際都市”到“西南山鄉”,從“科研前沿”到“實踐一線”……覃英倫堅信,這是青春不悔的選擇。
“我們在外地工作多年後取得一些成績,但仍然希望能夠在家鄉為父老鄉親們創造一些價值。”覃英倫説,大家相聚在桂北小山村,只為尋找深埋地下的頁巖氣,實現廣西頁巖氣“零”的突破。
缺煤、少油、乏氣,是廣西當下的能源現狀。頁巖氣資源的開發,無疑將對廣西能源供應格局産生重要影響。“我參與了這兩個區塊的前期勘探工作,希望親手將這些‘地下寶藏’採出來,讓廣西人民用上廣西氣,我的人生也將因此更有價值。”覃英倫堅定地説,自己有這麼一份使命感,希望能夠運用所學所長,為解決家鄉用氣方面的困難提供一點支持。
“天然氣既是重要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果本土有氣、便宜好用、能源安全可控,對工業發展會非常有利,大家經濟發展的信心會更足。”覃英倫説。
覃英倫告訴記者,團隊成員的目標就是早日順利開發出頁巖氣,希望以柳城北區塊作為一個示範點,以點帶面,未來推動廣西全區頁巖氣資源的開發。頁巖氣開發成功的話,將直接為廣西增加一個新的工業門類,也將改變廣西“乏氣”的局面。
何洞村這片廣袤的山野中,正涌動着蓬勃生機。為了實現廣西頁巖氣“零”的突破,覃英倫和同事們正在不懈努力地奔跑着,期待由這裡開採的天然氣早日走進千家萬戶。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朱麗莉 陳露緣 吳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