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杭州:“三庭一院”織密營商環境法治保護網

2023-08-18 18:34:1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2023年世界銀行發布的營商環境新指標體系中,10項具體指標貫穿企業設立、經營、重整、關閉等全生命周期。相比此前,新指標更趨系統化法治化,凸顯了法治內涵的支柱性地位。

  在電子商務之都、民營企業大市浙江杭州,2017年8月全球首家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隨後,相繼設立的知識産權法庭、破産法庭、國際商事法庭,讓杭州成為全國除北京外,唯一同時擁有互聯網法院和知識産權、破産、國際商事三大“國字號”專業法庭的城市。近年來,圍繞爭議解決、商事破産等核心指標,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三庭一院”帶動,不斷織密營商環境法治保護網。

打造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

  “對方偽造發票和化驗文書,企圖提走尾款,我公司提出申請止付保全。”這是杭州國際商事法庭法官章保軍曾接到過的一起緊急保全申請。

  讓他沒想到的是,浙江這家外貿企業提交申請時,距離銀行按約定打款期不足24小時。

  章保軍説,因為審查時間有限,制發止付令又直接關乎銀行信譽、甚至司法權威,因此必須既審慎及時又合法適度。

  考慮到企業可能面臨鉅額損失,法官立即開始與時間賽跑:詢問情況、查看筆錄、核實案情……最終一道止付令在24小時內發出。事後證明,海外公司的確存在信用證欺詐,我外貿公司避免了800萬元人民幣的潛在損失。

  杭州國際商事法庭庭長沈勵&&,今年3月掛牌成立以來,國際商事法庭不斷追求涉外案件審判專業化、精細化,積極探索推出多項司法舉措,服務保障杭州數字自由貿易試驗區高質量發展,營造一流的國際化營商環境。針對杭州跨境電商企業眾多、糾紛類型多元等特點,努力通過審判實踐建立和完善跨境電商領域案件管轄和案由識別標準,推動引領跨境電商解紛國際規則形成,支持我國跨境電商企業利用國際規則維護合法權益。

  據了解,目前杭州國際商事法庭還同步上線了“數智國商”系統,該系統以“門戶網站+應用”模式,實現訴訟、仲裁、調解多跨場景集成應用。

  沈勵&&,“數智國商”系統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初顯成效,與浙江法院網外網對接,當事人可以通過系統搭載的網上立案功能在線立案並進入後續訴訟,並提供專業性強的國際商事多元解紛渠道。形成的“一系統三聯通”模式受到上級法院肯定。

  數據顯示,2022年杭州中院共受理涉外商事案件594件,結案561件,覆蓋25個國家和地區,收案標的18億余元。

審理新類型案件探索治理規則

  2017年9月掛牌成立以來,杭州知識産權法庭受理了不少“兩頭在外”的案件。所謂“兩頭在外”,是指權利人和直接侵權人都不在杭州法院管轄範圍,但因為&&企業可作為管轄連接點,雙方選擇到杭州打官司。

  訴訟“優選地”背後是收案量的不斷增長,杭州知識産權法庭收案量曾一度位列全國第二。“是辦案壓力,但同時也代表了當事方對杭州法治環境的信任。”杭州知識産權法庭法官唐承飛説。

  前不久,杭州一家互聯網科技公司發現一名離職員工有侵犯公司商業秘密的嫌疑。因為掌握公司直播&&抽獎活動的規律,這名員工在離職前後,利用自身賬號權限分析中獎概率,並在高概率時段“刷獎套現”,獲利200余萬元。

  承辦法官認為,雖然數據權益的保護尚無明確法律規定,但本案中,企業的數據權益可以適用商業秘密條款進行保護。被告人多次侵權過錯明顯,還應當適用懲罰性賠償。最終,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被告人被判決賠償公司經濟損失300萬元。

  近年來,這類由杭州互聯網法院一審、杭州知識産權法庭二審的新類型案件不時出現:全國涉“NFT數字藏品”著作權侵權案;全國智能機器人網絡直播侵權案……審理新類型案件背後展現的是規範行業秩序的決心和司法保護的力度。

  杭州知識産權法庭庭長王江橋&&,面對新類型案件,知産庭堅持“以案促治”,例如探索涉人工智能、數據權益、算法等裁判規則,明晰網絡主體權利和行為邊界等;加強數字經濟領域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建立數據知識産權司法保護體系。

“立審執破”質效全面提升

  過去3年,杭州市臨安區一家科技型小微企業重獲“新生”:原本瀕臨破産清算的企業,經過與債權人達成和解協議,持續經營向好,2023年1至5月已實現銷售額4000余萬元,累計償還協議約定債務600余萬元。

  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成熟度報告》中,在“辦理破産”指標裏增加了對小微企業破産專門程序的評估內容。浙江民營企業、小微企業量多面廣,遇到破産案件是“機械”清算還是尋求重整、和解,考驗的是法官的專業性、鑒別力和責任心。

  臨安區人民法院承辦法官王浩説,賬面上的資不抵債不等於沒有挽救價值。當時,這一案件如果通過簡單的破産清算,普通債權人得不到任何清償,“但企業有運營價值、經營者有個人能力,促成和解是最優路徑。”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案件從裁定受理破産清算到達成和解協議歷時66天,快速挽救了企業。

  近年來,杭州法院還堅持深化數字化改革為破産審判提質增效。杭州破産法庭庭長夏文傑介紹,目前杭州兩級法院運用的破産智審系統,包含法官、債權人、管理人、協作單位4個端口,集成線上申報債權、召開網絡債權人會議、一網通查、管理人賬戶資金監管等功能,可以實現破産案件周期全覆蓋、協同共推進、雲端隨時辦。

  破産案件辦理質效提升只是一個縮影。在線立案電子送達、人工智能輔助金融審判、深化執行“一件事”改革……近年來,圍繞立案審理執行破産,杭州兩級法院不斷通過技術賦能、制度創新,全面提升司法質效,護航營商環境。

  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相關負責同志&&,圍繞司法服務保障浙江省委提出的三個“一號工程”,杭州法院以“三庭一院”突破帶動,構建協同法護營商機制,合理回應企業多元的司法訴求。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司法服務精細度,助力培育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吳帥帥)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7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