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江源科考探究辮狀河流之變

2023-08-16 17:25:44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5版

  長江正源沱沱河、北源楚瑪爾河下游、南源當曲下游及其支流佈曲、尕爾曲,以及長江幹流通天河上游河段,都以辮狀河道為主,組成了一個龐大的高原辮狀河群。

  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近日在長江源區開展多學科綜合考察,對長江源區的辮狀河流進行了考察和研究。

規模龐大的辮狀河群河道不停在變

  辮狀河流是一類由多個不規則沙洲分割而形成的淺水多汊道系統。在沱沱河與當曲交匯處、布曲與尕爾曲交匯處、楚瑪爾河與通天河交匯處,以及長江幹流通天河,既像長髮麻花辮、也像漁網一樣的辮狀河道呈現在記者眼前,寬淺游蕩,沙洲林立,多汊並行,水流散亂。

  記者看到,在沱沱河與當曲匯合處的囊極巴隴,匯合後河流水量增大,辮狀河道寬度超過3千米。青藏鐵路楚瑪爾河大橋之下的楚瑪爾河,暗紅色的河水宛如大地的血管系統,流淌在寬闊的辮狀河道裏。

  “規模龐大的辮狀水系,是長江源區河流的一個突出特點。”長江科學院總工程師徐平説,在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長江源區,多股分汊河道在大小不一的沙洲間穿梭,分分合合,相互交織。

  辮狀河流的汊道改變,主要通過汛期衝出新汊道和淤積舊汊道,沙洲往往會在汛期前後産生很大差異。其中,主槽頻繁改變,但主要是在幾個比較穩定的主汊道與河槽間切換。

  據參加過多次江源科考的科考隊員介紹,不同年份觀察這些辮狀河道,能看出河道經常變換,水流不斷分汊又匯集。流量過大時,水流漫過沙洲導致汊道匯流,汊道數往往減少。

  “由於受區域地形和新構造運動的強烈影響,長江源區河流的河谷形態以窄谷和寬谷交替出現,分別對應限制性河道和辮狀河道。”對長江源辮狀河流研究多年的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河流工程系副主任李志威説,窄谷作為一個節點,不僅影響着河道走向,而且對上游寬谷段起控製作用,從而維持上游寬谷辮狀河型和阻止寬谷段泥沙下泄。

辮狀河流形成和變化之因

  長江源區為何會形成如此龐大的高原辮狀河群?多次參加江源科考的長江科學院河流研究所副所長周銀軍告訴記者,結合相關研究發現,長江中下游幹流形成時間有數十萬年,長江源完整河流水系形成時間僅約兩萬年,“年輕河流的階地、河漫灘發育不完整,河谷寬闊、邊界約束弱,來沙量大,因此多呈寬淺、辮狀形態”。

  周銀軍説,青藏高原長江源河床下覆層多是凍土,河水很難垂向的下切侵蝕,加上兩岸沒有山體形成自然約束,導致長江源區河流坡降大、水流急時,河道沖刷以橫向變形為主,因此辮狀河床呈現千變萬化的平面狀態。

  李志威&&,河水中的懸沙和床面附近的推移質泥沙的不斷交換,導致辮狀河道的河床在洪水期處於快速衝淤調整之中。汛期在源頭區的冰川侵蝕、流水侵蝕和搬運作用下,洪水從上游攜帶大量不同粒徑的泥沙。當洪水流到河床寬闊處,地勢平緩、流速變慢,泥沙發生堆積,形成水下心灘和邊灘。洪峰過後枯水季節時,一些淺灘露出水面成為沙洲或江心洲,相鄰沙洲之間是多股的河道,河道分分合合,正是“辮狀河流”的由來。當下次洪水到來時,有的沙洲被淹沒,並被流水侵蝕形成新的汊道。每次洪水過後,舊的河槽和沙洲面目全非,辮狀河道呈現新貌。

  李志威認為,長江源發育辮狀河道的主要原因是:寬窄相間的河谷地形條件,峽谷限制段的節點控制為寬谷河段形成、泥沙堆積和沙洲發育創造條件;河床比降大,有利於水流沖刷分割沙洲和江心洲,形成複雜的多汊道系統,河性游蕩散亂;河床以粗顆粒泥沙淤積為主,難以形成單一穩定河道;濱河植被作用弱,難為洲灘和河岸提供抗衝能力。

徑流量和輸沙量增加使辮狀河道游蕩性增強

  “辮狀河道是青藏高原沖積河流的一種主導河型,但海拔高度不同、兩岸約束不同,其演變特性也有所差異。”周銀軍説。

  就長江正源沱沱河與幹流通天河而言,辮狀河道以囊極巴隴分為上下兩段,上段以沱沱河大橋附近為主,兩岸地形平坦,河道極為寬淺,寬度可達2至5千米,汊道交織,洲灘無植被覆蓋,年內衝淤強烈,具有高原大型游蕩河流的特徵;下段以曲麻萊縣附近的通天河段為主,兩岸或一側有山體約束,河道內儘管洲灘較多,但河道主流整體在一定範圍內擺動,河寬一般在幾百米至一兩千米範圍內,洲灘上的灌木草本植被也起到固灘作用,汊道數量相較沱沱河大橋附近少且相對穩定,河道演變呈現多股分汊的特點。

  周銀軍&&,近年來,長江源辮狀河流總體保持游蕩特性,但受氣候變暖驅動徑流量和輸沙量顯著增加的影響,河流辮狀強度與橫向擴張持續增強,水流路徑更加自由散亂,河道內洲灘面積增加,局部河岸沖刷後退,河道過流面積有所加大。辮狀河流的強烈沖刷,給沿河公路、跨河鐵路橋梁、輸油管線等基礎設施安全造成一定威脅。(記者劉詩平 李鵬翔 陳傑)新華社北京電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3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