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牡丹江市陽明區花卉特色産業助農增收

2023-06-27 16:42:2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從牡丹江市區向東北方向驅車約15公里,就來到了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陽明區北甸村“北國花都”寒地花卉基地。拉開一棟溫室厚厚的保溫門,花香便撲面而來,花姿雅致的百合、鮮艷的康乃馨、荷蘭向日葵、非洲菊長勢喜人。

  這裡是目前黑龍江省重要的花卉種植基地之一,基地負責人黃巨君指導幾名村民把可以銷售的花卉剪下來,包裝後發往各地鮮花店銷售。鮮花供銷兩旺,最高興的是陽明區北甸村黨支部書記王超,他算了一筆賬,目前基地智能化溫室大棚一期建了12個,還有21個冷棚,年産花卉300余萬株,産值可達500余萬元。

  花卉種植基地不僅強了村,也富了百姓。王超説,去年花卉基地直接帶動村集體增收25萬元,村民的務工收入也很可觀。北甸村村民王麗艷一直在花卉基地上班,鮮花剪枝裝袋樣樣在行,她説:“離家近,每個月還有三四千元工資,挺滿足。”如今,像王麗艷這樣在花卉基地就近就業的農戶平時有20人,忙的時候需要30多人。

  依託花卉基地,陽明區持續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投資約1000萬元在臨江村推進“花·拾光”田園綜合體。這個項目包括農作物數字體驗園、帳篷輕奢營地、萌寵樂園、兒童游樂園等觀光、休閒項目,每年帶動村集體增收20萬元,拉動村民就業30餘人。

  與此同時,陽明區南城子村的唐櫻園生態農場建成了41棟具有自動控溫、自動除雪、太陽能集熱水箱的高科技暖棚和30個冷棚,種植有草莓、櫻桃、小柿子和其他蔬菜。去年農場平均每週的游客量都在2000人左右,為村集體帶來分紅、勞務收入累計達到300多萬元。

  近年來,牡丹江市陽明區緊緊抓住“打好城郊優勢牌、建設城市後花園”功能定位,打造以樺林鎮、五林鎮為主線的農文旅融合産業示範帶,以建設黑龍江省最大全季鮮花種植基地為牽引,引進陌上花開、小慈生態等重點農事企業13家,建設“花·拾光”親子農場、“田間有禮”農特産品展銷館等特色項目20余個。特色産業正成為村民們種在家門口的“搖錢樹”。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黃騰)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