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海“觀天”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黃垚
走進位於永興島的海南省三沙市氣象局,在2樓黨建活動室可以看到一整面墻的黑白照片。這些照片記錄了早年間氣象&站的建設故事。模糊的老照片,定格了上世紀茅草屋、杉板房、破舊小樓的真實質感。
三沙是中國最南端的城市,轄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年高溫、高濕、高鹽、高輻射,夏秋季易受颱風侵擾。
從上世紀50年代起,一代代氣象人在這裡盡最大努力觀測變幻莫測的南海風雲。從最初只有簡陋的觀測場,到建成臨近、短時、短中期到延伸期時效的無縫隙海陸一體化監測預報預警業務,風雲變幻越來越清晰可測。
壘土
1957年,年輕的汪海泳第一次登上了永興島,他曾是廣西潿洲島氣象站的副站長。彼時永興島尚未擴建,面積只有2平方公里出頭,徒步繞島一週只用幾十分鐘。這個島還有一個別名叫“茂林島”。在汪海泳的記憶裏,島上林木深密,長得最粗大的是抗風桐。
在這一年,按照國家部署,廣東省氣象局準備建立西沙群島氣象站,並計劃在7月1日8時按時觀測並發出觀測報文。6名氣象工作者先後登上永興島,他們的首要任務是為觀測場選址。
汪海泳在島上跑了整整兩天,最終選擇了一塊視野開闊、地勢高、長滿抗風桐的空地。但這時距離7月1日僅有13天,他們需要清除兩三百棵大樹,建好臨時觀測場。
永興島沒有四季,年平均氣溫有27℃。在早已進入盛夏的6月,烈日炙烤下,短短幾分鐘就能曬爆皮。挪走數量巨大的樹木本就不是易事,半徑過大的樹需要兩人合抱,砍成幾段才能扛走,結束一天的工作經常要到後半夜。他們還要“見縫插針”安裝百葉箱等儀器,架設風向桿、天線桿,設置風向標、風壓板。
終於,觀測報文在7月1日順利發出,西沙群島氣象站成為永興島上最早的政府部門。
作為一座遠離陸地的海島,永興島上的物資全靠船運補給。在交通不便的年代,噸位不大的補給船最長三個月才能來一次,淡水、蔬菜都是稀缺資源。
於是,氣象站有了一塊菜地,負責打理的是油機發電工魏啟強。每年,他都要喂一窩小雞,這是為颱風季準備的。一旦颱風刮得時間長,沒有菜吃,這些雞就派上用場。
“一直到本世紀前十年,三沙的條件一直都非常艱苦,吃飯、喝水、洗澡都是難題,到設市後基礎設施和生活條件才逐步得到改善。”三沙市氣象局局長孫偉説,有三沙工作經歷的前輩,很多都患上了風濕等疾病。曾經在三沙扎根30多年的魏啟強,去年69歲也患病過世。
即使在交通發達的今天,8000多噸的船隻也難以避開天氣影響。“像去年11月底到今年1月上旬,海上大風預警發了30多天,這種情況船隻很難航行,補給肯定會減少。”孫偉説。
幾十年裏,氣象站的名稱歷經多次調整變更,直到2012年三沙市成立,三沙市氣象局正式掛牌。由不同的、具體的困難拼湊起來的每一天,今天的人們無法想象,也因只言片語的記錄難以窺見全貌。但呈現的結果是:從1957年7月1日起,這裡的氣象記錄一天都沒有間斷。
孤島
廣袤南海上,大大小小的島礁星羅棋佈。三沙市氣象局觀測站網涵蓋永興島、珊瑚島兩個國家基準氣候觀測站和多個海島氣象觀測站。常年只有兩人駐守的珊瑚島氣象站,堪稱一座孤島。
這座南海深處的小島,面積僅有0.31平方公里,船是往來這裡唯一的交通工具。傍晚從海南文昌清瀾港坐船出發,經過整整一夜到達“中轉站”琛航島後,再換乘衝鋒舟才能最終抵達目的地。
每天早上6點半,珊瑚島氣象站辦公樓前的簡易升旗&上,總有一面五星紅旗準時升起。屬於駐島兩個人的升旗儀式,拉開了他們一天工作的序幕。
一人負責核對西沙海域8個海島氣象站和5個船舶氣象站上傳的各類氣象數據,一人負責記錄監測結果。天氣好的時候,日常觀測數據每天要核對6次,受颱風影響期間,監測頻率將提升至每小時一次。此外,對觀測場設備進行巡檢、為駐島人員提供氣象服務也是工作內容之一。由於人員有限,兩個人三班倒,珊瑚島沒有節假日。
在這裡除了需要做好業務工作,還要掌握做飯、除草、種菜、捕魚、維修電瓶車等“生存本領”,這不僅是生活所需,也是對抗孤獨的方式。
但有時,他們甚至來不及孤獨。
珊瑚島氣象站同時還承擔周邊島礁自動觀測站的維護工作,出海巡檢設備是家常便飯。“我們只有兩個人,且必須留一人駐守,出去只能‘單兵作戰’。”珊瑚島氣象站副站長張建青説。通常充當島際交通工具的衝鋒舟數量有限,他需要同時完成多個任務,與時間賽跑才能趕上回去的船。“有時候沒有人幫忙撐個傘,曬得連電腦屏幕都看不見。”
在人跡罕至且交通不便的小島上,最大的威脅是突發疾病。
現任三沙市氣象局預測減災科科長的邢俊,曾於2009年在珊瑚島駐守。剛上島兩個月,由於冷空氣影響,已經一個多月沒有看見補給船的身影。“我們半個月都在煮麵,放點雪菜就吃。”他説。
某一天,他感到腹部疼痛,以為是吃壞了。但到第二天這種疼痛變得劇烈,難以忍受。不確定的病因讓邢俊開始擔憂,但受冷空氣影響風急浪高,船難以靠近珊瑚島。幾經協調,南海救助局&&能夠派出直升機救援。
珊瑚島從未停過直升機,研究好場地和經緯度坐標後,南海救助局終於接到了邢俊。一個小時後,飛機降落永興島加油,隨即飛往三亞。在醫院,邢俊被確診為闌尾炎,醫生説“這已是能夠治療的最後時刻”。
除珊瑚島外,許多島礁都布設有自動觀測站,收集各類氣象數據。逐漸完備的設備儀器能夠更加準確、及時地捕捉各項數據,極大提高了觀測效率和質量。但再先進的設備,人工維護仍不可少。
今年27歲的三沙市氣象局預測減災科預報員王國章在工作不到一年時,就參加了一次出海巡檢工作。那是2020年夏天,10天時間裏,他跑了琛航島、晉卿島、北礁、金銀島等7個島礁。
“剛乘船出發去北礁,天氣還不錯,非常興奮。”王國章説,這股新鮮感很快被繁重的工作衝散——8個重量60斤的電池,他們要一步步抬到站點進行更換,從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刺眼陽光下,工作狀態緊張且不停歇。
很快,繁重工作的疲累又被一場驚嚇衝散。
船停靠另一個島礁時,裝載設備的小艇從船舷緩緩下降,過程中一側的纜繩突然斷裂,導致一名水手受傷骨折,設備翻落入海。
這場意外至今讓王國章感到後怕,也成為他日後工作的警醒——工作中要在乎每一個細節。
防&
每天晚上睡覺前,有30多年打魚經歷的老漁民馮明芳會習慣性打開“三沙海洋氣象服務”微信群,看看第二天的天氣是否適合出海。
對以海為生的三沙漁民來説,天氣預報顯得尤為重要。
在古代,漁民出海去西沙、南沙只能依靠經驗。路途中遇到哪些島礁、島際間需要行駛多少距離、島礁各自的位置等,都需要牢記在心。這些來之不易的經驗,被一一記錄成冊,稱為“更路簿”。翻開這些薄薄的小冊子,裏面用工整的字跡清楚記錄着航路知識、島礁名稱和特徵、準確位置和航向,是漁民世世代代在南海諸島生産作業的航海指南。
而今,更路簿中的氣象經驗被天氣預報代替。
每天8點、11點、14點、17點,王國章和同事們都會將精細到島礁的“短時天氣預報”發到群裏,為三沙居民提供生産生活參考。
在夏秋季節,三沙很容易受到颱風影響,且港口不能為大船提供避風場所,大多船隻需要在颱風來臨前開到廣東或海南島其他港口避風。為了爭取轉移時間,精確的路徑和影響預報尤為重要。
“每年都有好幾次。”在三沙市應急管理和綜合行政執法局應急科工作人員陳勳對看來,颱風來臨前在小島礁、各作業&&轉移人員已經輕車熟路。“三沙島礁數量多且分散,預報越準越早,我們的準備就越充分。畢竟等颱風來了再轉移,肯定來不及。”
對於氣象局來説,預報的高效準確永遠是核心。這不僅依靠先進的科技設備和專業紮實的預報員,在這個特殊的地方,經驗也尤為重要。
“比如出現在海南島和西沙中間的弱切變線,從理論角度講不會在西沙形成大的降雨,但實際上好幾次都出現了暴雨。”邢俊説,經歷幾次這種情況後,他們會在模式預報基礎上進行修正。
燈塔
在三沙各島礁臨近碼頭的水域,設有一些顏色鮮艷的航標。這些航標是回港船舶的重要指引,而對於航標本身,氣象信息也是“燈塔”。
每當設置一個新航標,三沙航標處都會向氣象局索要該區域歷史氣象數據,以確定航標設置的具體位置。“如果我們設置燈浮標,會考慮區域風力,風較大的話會適當加長燈浮標錨鏈。”三沙航標處黨群工作部科員申展説。
行進中的船舶,“燈塔”變成了各條航線的專項預報。
“以前很長一段時間三沙天氣預報形式比較單一,針對性不強。為了對船舶進行更科學的開停航管理,我們聯合氣象、海洋、應急管理等多個部門進行氣象專報編制工作。”三沙海事局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曹晨光説。
三沙市氣象局經過詳細的調研走訪,並徵求其他單位建議後,2021年4月正式發布了三沙航線天氣專報。目前,三沙宣德群島、永樂群島兩地,文昌清瀾港到宣德群島、清瀾港到永樂群島、三亞到永樂群島三條航線,都有了各自的航線預報産品。
“海島天氣變化很快,氣象海洋預報的針對性提高,對我們科學決策很重要。”曹晨光説,尤其是近年三沙旅游發展,海事局會根據預報信息指導游輪是否開航,以確保安全。
“三沙海洋氣象觀測為區域防災減災奠定了基礎。”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曾這樣評價。在他看來,三沙科學地位重要,應發揮區位優勢,在多圈層觀測研究領域做更大貢獻。
從1957年開始進行海洋氣象觀測,三沙市氣象局積累了長達60餘年的連續基礎觀測數據,初步建成覆蓋南海大部分地區的大尺度觀測網。近年來,不斷有專家學者、科研院所與三沙市氣象局開展科研合作,讓三沙年輕的氣象人找到了新的職業方向。在日常工作有了一定積累後,他們希望能夠在理論研究方面拓展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