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2版

回鄉的路

2023-01-25 15:15:3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2版

  大年初二,我從長沙乘火車到衡陽老家。因為父親在長沙工作,我從小過年就往返長沙衡陽兩地,已經不記得以往春節多少次走過這段路了,但3年來,這是第一次。

  近鄉情怯,卻來不及更多感慨——小時候,長沙與衡陽之間,綠皮車晃晃悠悠要5個小時,現在,長沙南站到衡陽東站,高鐵只需37分鐘。我因為行李多,沒去座位坐,就在過道站着,刷刷手機就到站了。

  更大的變化,是從衡陽市到鄉下老家。這段路直線距離不到70公里,但在我的記憶中曾無比漫長:先從衡陽火車站乘公交車過湘江到衡陽汽車西站,坐車到衡陽縣縣城所在地西渡鎮,再轉車到檀山咀,然後步行1公里回到老家。以前西渡鎮往鄉下的客車下午4點就沒有了,讀初中時,我曾經有一次在周日下午從市裏回家,錯過最後一班車,翌日一早還要上課,只能獨自步行十幾公里回家,翻山越嶺,一直走到夜幕四合,荒野無人,山與樹均黑影幢幢,那種恐懼感讓我甚至忘記了雙腿的酸痛,於一個少年而言,這是刻骨銘心的記憶。

  如今這段路不再漫長。外甥開車來接我,全程走高速到家,先走衡(陽)邵(陽)高速,再轉婁(底)衡(陽)高速,檀山咀出口下來,左轉500米就到家。婁衡高速在2016年底通車,雄偉的高架大橋,就在我老家上空躍過。

  但我們遭遇了“甜蜜的煩惱”:高速公路上大堵車,放眼望去,多是“粵”字車牌,從10萬元左右的經濟型轎車到上百萬元的豪車都有,其中不少是新能源車,可見沿途充電樁建設情況不錯。衡陽縣外出務工人口眾多,且多在廣東。這時一個同樣回鄉過年的朋友打電話來,説他沒走高速,也堵車了,尤其是國道與省道交界處的將軍蕩,短短1公里的路,足足開了20分鐘才通過。他感慨道:“畢竟很多人3年沒有回家過年了。”

  外甥建議,以後可直接坐高鐵到西渡站,然後開車回家,更方便了。2018年底,懷邵衡鐵路全線通車,衡陽縣設西渡站,全縣正式告別了不通火車的歷史,從西渡到深圳,只需3個小時。我不禁想起了許多年前父親去長沙的經歷——從鄉下老家到衡陽坐火車過於遙遠,父親有時會選擇步行十幾公里到湘桂線上的衡南縣雞籠街站搭火車,小時候,我會隱約聽到遠方的火車嘶鳴,那時又怎麼會想到縣城也有通火車的一天,而且是高鐵……

  終於到老家了,大姐、姐夫放鞭炮歡迎我們回家,大家圍攏一起烤樹蔸火,暖意融融。屋外細雨綿綿,四面八方都是鞭炮聲。這是南方農村特有的春節風味。大姐説,現在農村不只是春節才這麼熱鬧,不少人從外地回鄉創業,種茶樹種煙葉搞農場種優質水稻的都有,搞非農産業的也有,縣裏有鼓勵政策。她認為,“要想富,先修路”,路好走了,是這些人願意回來的重要原因,老家盛産西瓜,“馬路四通八達的,我們種的西瓜都好賣多了。”

  農村人氣旺了,農民收入提高了,加上政府積極引導,春節民俗也得到復蘇,舞龍舞獅耍花燈唱花鼓戲,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快樂。大姐説,如果農村的醫院和學校也好一點,農民的日子就更好了。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相信以後城鄉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上墳祭祖,是湖南農村春節的重要儀式。村子後面是村民共同的墳山,湖南春節多雨,上墳祭祖與泥濘不堪曾經是&&在一起的;如今,通往墳山山頂的水泥路也修好了——村裏一位企業家回鄉出資30萬元,村民每家集資數百元,共同修了這條路,車可直接開到山頂。

  我女兒在上海出生、長大,在先人的墳前,她非常認真地跟着我除草、默禱、鞠躬。希望這趟回鄉之路,能夠讓她明白:親人團聚,懷念祖先,這就是不管遠近都要回家過年的意義。(記者肖春飛)新華社長沙1月24日電

責任編輯: 史夢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