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百篇賦文頌百年功業

2022-11-04 11:14:15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閔凡路

  在舉國歡慶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的時刻,我們在這裡舉行《中國共産黨百年百事賦》出版座談會,是很有意義的。這本書的出版也是對黨的二十大的獻禮。

  作為此書主編,我講一講這本書的創作緣起、編輯過程及其價值和意義。

  2021年,中國共産黨迎來她的百年華誕。遼闊神州,億眾歡騰。中國人以豐富多彩的形式頌讚自己的領路人。這個百年大黨的奮鬥崛起、苦難輝煌,震古爍今,感天動地!

  我和一群熱衷於辭賦創作的同仁袁志敏、王改正、孫五郎、王德艷、馬建勳、戴麗娜等在2020年秋共同策劃發起《中國共産黨百年百事賦》的創作活動,意在以辭賦美文為黨述史立傳,以大情懷、大手筆書寫中國共産黨百年滄桑、歷史功業、英雄故事、時代風采、道義風骨,擔負起辭賦作者“為時代而歌、為人民而賦”的歷史責任。

  我們從1921到2021黨百年奮鬥的歷史長河中,遴選出100件標誌性事件,從嘉興紅船、南昌起義、井岡星火、長征血戰、延安淬煉、抗日烽煙、三大戰役、開國大典,到江山煥彩、抗美援朝、兩彈一星、開放探索、改革攻堅、脫貧全勝、抗震抗疫、反腐倡廉、科技傳奇、金山銀山、神舟北斗、一帶一路、民族復興、築夢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請百餘位辭賦作者用辭賦美文,古風古韻書寫出來。這是一部輝煌的歷史畫卷,是一項宏大的文化工程。

  為此我們成立了由文化學者、黨史專家、辭賦作家組成的編輯委員會。作為主編,我在編委會上反復強調,《中國共産黨百年百事賦》集政治性、歷史性、文學性於一身,必須講政治、明史實、重修辭、揚正氣,創作出有高度、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的時代長歌,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從2020年下半年定題,經過組織創作、遴選、討論、修改,編委會三次審定,反復切磋,優中選優,定下140篇文稿。由於是重大政治歷史題材,又請新華社領導、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和國家出版局領導審核,提出修改意見,再作修改調整。到今年10月由新華出版社出版,歷時兩年,十易其稿,精益求精,終成佳品。這是多方協作的成果,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感謝中華詩詞學會、中共浙江省委宣傳部、新華出版社、浙江聯合出版集團、中國大地出版傳媒集團、北京辭賦文化公司通力合作,共襄盛舉。感謝老中青辭賦作者用心、用情、用功寫作,完成這一光榮使命。

  辭賦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瑰寶,以其用詞華美、句式工整、駢對有致、音韻鏗鏘、氣勢恢宏而受到人們的喜愛。盛世興賦,古為今用。古老的文學形式在民族復興的大時代大放異彩,在咏嘆中國共産黨百年功業時派上了大用場。動員全國辭賦力量,運用辭賦文體,如此全面系統地書寫百年黨史,萬古風流,在辭賦界、文學史上都是第一次。這也是另一種方式講述中國故事,用辭賦美文講述中國共産黨的故事,中國人民的故事,別開生面,獨具文采。讀者可以在學習黨史中欣賞辭賦,在欣賞辭賦中學習黨史。這正是這本書的政治意義和文學價值。

  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鑄就了中國歷史的百年輝煌功業,百年功業寫就了一部可歌可泣的經典黨史,這部黨史成為今人後世永遠讀不完的教科書。

  我想,《中國共産黨百年百事賦》一書的出版,如果能給正在學習貫徹二十大精神、深入學習黨史的幹部群眾,給熱愛傳統文化、學習詩賦創作的讀者提供一些幫助,我們這些參與創作的同志會感到莫大榮幸與安慰。

  最後,我想用我與袁志敏、馬建勳合寫的《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賦》的結尾來結束我的發言:“嗟乎!百年滄海,一部史詩。創造不朽之功業,昂揚燦爛之黨旗。賦民族以新生,高標偉績;開未來之盛景,永向晨曦。有黨綱之引領,承使命而前驅。為國獻身,義無反顧;為民請命,矢志不移。執政倡廉,謹防驕奢之前鑒;進京趕考,敢破歷史之周期。是謂黨是國之魂,承中華之命運;國是民之本,為百姓之宏基。試看歷程之銳進,必成眾望之所歸;唯我中國共産黨,乃為重托之所依!”

  (此文為作者在《中國共産黨百年百事賦》出版座談會上的發言)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