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2版

王波:守護傳承江南文化的重要源流

2022-09-29 14:32:01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2版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地處江南腹心,連接吳越,溝通蘇杭。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讓德清成為江南文化的交匯點。詩、瓷、橋、茶、舞、絲、珠,它們或從這裡誕生,或在這裡發光。德清在江南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近日,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新華每日電訊、浙江省社科聯等共同主辦的“江南文化傳承與發展(德清)論壇”,共話新時代如何傳承與發展江南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我們選取部分發言,以饗讀者。

  德清有優越的地理區位、絕佳的自然稟賦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名山、濕地、古鎮在此交融匯聚,山青、水清、人親是這裡鮮明的特質。每一位走進德清的朋友,都會被這裡的綠水青山所滋養,被這裡的獨特氣質所吸引。

中國民宿文化發源地

  德清縣域“五山一水四分田”,中東部是以江南最大原生態濕地下渚湖、千年古鎮新市為代表的江南水鄉,西部則是群山環繞,坐擁四大避暑勝地之一的莫幹山,全縣以東部湖漾、西部名山的“藍綠空間”繪製出獨特的山水畫卷。

  作為德清城市名片中最具標誌性的莫幹山,流傳着干將莫邪鑄劍的美麗傳説,得益於清麗秀美的自然生態,以竹、泉、雲“三勝”和清、綠、涼、靜“四優”而馳名中外。早在19世紀末,從英國傳教士梅滕更在莫幹山建造第一座別墅開始,就有一大批居住在上海的社會名流前來莫幹山興建別墅休閒度假。現在莫幹山上還保留着250多座風格各異的名人別墅。這樣的海派文化深刻影響着德清的視野與格局,也造就了德清在城市現代化進程中開放包容的氣質。

  2007年起,南非、法國、德國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投資者先後來到這裡開辦“洋家樂”,逐漸形成民宿集群,打響了國際化高端休閒度假品牌,莫幹山也因此成為中國民宿文化的發源地,曾被《紐約時報》評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45個地方”之一。

  近些年,德清以打造“環莫幹山創新生態圈”為載體,大力建設“莫幹論劍谷”“江南之源”“大仙潭”等板塊,把科技人才植入美麗山谷,推動莫幹山發展從單一旅游度假向“科創文旅體”融合轉變,實現了好風景與新經濟比翼齊飛。整個莫幹山區塊的發展沿革,恰恰體現了德清對江南山水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打造江南“源文化”綜合集成展示區

  勤勞智慧的德清先輩們在幾千年生産生活實踐中,留下了數量眾多的農耕文化遺産,德清形成了具有江南韻味、德清特色、鄉土風情的“源文化”。

  早在商周時期,德清人就率先發明並生産出了最初的瓷器“原始青瓷”,德清也成為目前國內已知出現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一直不間斷生産的原始瓷産地,以“瓷之源”著稱。

  德清還有一個標誌性的名片——珍珠。天然珍珠全球不少地方都有,而人工珍珠和珍珠生産科學則發源於德清。德清將南宋葉金揚的人工育珠技術發揚光大,當地企業歐詩漫培育人工淡水珍珠,並將珍珠産業做精做深、做優做強,由飾品向藥品、化粧品等多個領域延伸,打造成為省級“未來工廠”。德清的淡水珍珠傳統養殖與利用系統被認定為全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也正在為向全球申遺而努力。

  再比如,以壽昌橋為代表的宋元古橋群、中初鳴良渚文化制玉作坊遺址群等,都是德清“源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進一步傳承和發展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産,德清深入實施“源文化”溯源工程,謀劃布局“江南之源”項目,既整合縣博物館、考古遺址公園等城市文化功能載體,又集聚瓷文化、茶文化、珍珠文化等文創業態,着力打造江南“源文化”的綜合集成展示區。通過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進一步推動全縣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的提檔升級。

“德文化”根深葉茂

  “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是德清的縣名由來。德清以至清至純的品格,哺育了文壇領袖沈約、唐朝詩人孟郊、江南才女管道昇、紅學大師俞平伯等一大批歷史文化名人。

  而代代傳承的“德文化”,則已成為根植於每一個德清人內心深處的文化基因。德清在全國首創“公民道德教育館”,常態化實施“講道德”六大系列工程,涌現出全國道德模範2名、提名獎3人。2020年,德清更是以縣級城市第一的成績獲評全國文明城市,2021年復評再次獲得全國第一。德清還在全國率先&&《縣域精神富有評價指南》地方技術性規範,為探索精神共富提供了德清經驗。

  歷史上的德清,擁有防風之力、制玉之技、鑄劍之法、制瓷之藝、育珠之術、修史之才、賦詩之能;今天的德清,既有山水田園風光,又有歷史文脈綿延,也有現代城市繁華;未來的德清,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縣域,堅持在現代化先行中實現文化先行、在共同富裕中實現精神富有,正以蓬勃的姿態,加快打造“兩個先行”的縣域樣板。

王波(德清縣委副書記、縣長)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