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羊城晚報·羊城派

聽説"菠蘿女神"退休了,徐聞農民500公里趕路來送花

2022-09-21 15:48:32 來源: 羊城晚報·羊城派

  9月18日一早,4位徐聞農民在“菠蘿的海”摘下新鮮的菠蘿花,趕路500公里來到廣州,將一束自製的菠蘿花束送給他們心目中的菠蘿女神黎小軍。她是廣東省農業農村廳“12221”工作組組長,也是徐聞菠蘿鳳凰涅槃的推動者之一。聽説菠蘿女神退休了,徐聞果農們自發組團要來廣州致謝,最後選出四位代表來送花。果農代表陳如約説:“我們代表的是徐聞17萬果農的心意、17萬果農的真情。工作組到徐聞這四年來,菠蘿的價格從每公斤最低時的0.4元漲到現在的最高3元,菠蘿每多賣1塊錢,果農增收就多7億元,村裏就多了一批樓房、多了一批小車、多了許許多多的歡聲笑語幸福生活。”

菠蘿工作組2021年在徐聞調研(從左至右:黃海洋、葉香玲、黎小軍、張璐、王清)(受訪者供圖)

  果農500公里送花,致敬徐聞菠蘿“趕路人”

  跟菠蘿花束一起送給黎小軍的,還有一幅大家絞盡腦汁策劃了一週的創意畫,上面的一句話令人動容:“總有星光開道,總有您為我們趕來。”

致敬菠蘿女神:總有星光開道,總有您為我們趕來。(製圖:海軍)

  四年前,黎小軍臨危受命,帶着一支5人的工作組駐紮徐聞。當是時,徐聞菠蘿屢屢滯銷,徐聞傳統菠蘿品種巴厘的田頭出售價,2018年最低時只有0.40元/公斤,菠蘿爛在徐聞田頭,爛在果農心上。2019年2月,省農業農村廳為了破解“徐聞菠蘿增産不增收”的痛點,組成徐聞菠蘿專項工作組,以廣東菠蘿“12221”市場體系建設為主題開展專題研究。

聽説菠蘿女神退休了,徐聞人民500公里趕路來送花(從左至右:陳北跑、吳建連、黎小軍、陳如約)(許悅攝)

  四年來,工作組以釘釘子的精神楔進徐聞,與徐聞縣委縣政府一起,攜手打造了徐聞菠蘿“12221”可複製可推廣模式。按照一個階段一個重點,各有所長的工作組成員時有變動,但組長黎小軍猶如定海神針,牢牢守住“為果農辦實事”的初心,他們深蹲徐聞,助推了菠蘿熱銷、引導了品種改良、推動了農民致富、實現了鄉村振興。

  星光不問趕路人,歲月不負有心人。工作組托舉起一組沉甸甸的數字:徐聞菠蘿産值從2018年的3.5億元、到2019年16.8億元、2020年和2021年的21億元,再到今年的25億元,都是實實在在進了果農口袋的真金白銀。

  最近幾年,徐聞菠蘿不僅成為了致富果,更逆襲成為廣東優質農産品的“排頭兵”。 菠蘿賣好了,是徐聞人民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還是廣東大宗農産品的開門紅,是嶺南佳果價格的示範性晴雨表。“菠蘿的海”的營銷,是廣東農産品營銷的接力“第一棒”,然後帶動荔枝、龍眼、柚子等一棒一棒走好。

  “現在徐聞的菠蘿種植熱情高漲。”陳如約説:“疫情的影響只是暫時的,從2017年到2022年,徐聞菠蘿産量從50多萬噸提升到70多萬噸,每公斤單價從最低時的0.4元漲到現在的最高3元。工作組讓我們看到了希望,種菠蘿有了盼頭。”

  對於菠蘿工作組湛江市徐聞縣委書記羅紅霞也是滿懷感激:“他們從省機關下來,但非常接地氣,平易近人又都工作認真務實、不怕苦、不怕累,細緻耐心,令我們非常感動,也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

鄉村巨變:菠蘿的海集體有了市場意識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四年來,奔赴徐聞的許許多多個“黎小軍”,共同拿出了一份讓徐聞人民滿意的高分答卷。

菠蘿妹妹(右一)特地給黎小軍帶來新鮮採摘的菠蘿(許悅攝)

  對於這份沉甸甸的退休禮物,黎小軍説:“我最大的收穫,其實是看到越來越多的農業人觀念的改變,有了強烈的市場意識,認識到市場和生産要兩手抓、兩手硬,要讓市場引領生産,引導基層的幹部和農民如何找市場,如何與市場對接。”

  趕來送花的“菠蘿姐”吳建連,原定18日就是到上海參加展會開拓市場的。她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扎根菠蘿種植業,帶領當地果農將徐聞菠蘿做成産業,是菠蘿的海備受尊敬的“菠蘿姐”。如今她敏銳的市場觸角,已經從傳統單一鮮果到多樣化的菠蘿産品,已經開發的菠蘿酥、菠蘿月餅備受市場歡迎。“這些年來,工作組帶着我去了武漢、西安、浙江、蘭州、北京,讓果農對接到最直接的市場需求,用市場指導生産,現在沒有一個菠蘿爛在地裏,再小的菠蘿都能賣錢。”

  在黎小軍看來,“菠蘿姐”吳建連代表的是菠蘿的海第一代的創業者,他們勤勤懇懇在種植業上闖出一片天地。回鄉創業的陳如約是第二代的創業者,他一邊推進菠蘿的海的電商營銷,另一邊埋頭研究菠蘿種植標準化、采收機械化,他所探索的智慧種植,又將影響下來菠蘿的海的第三代。“很高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回歸家鄉、回歸農業。”

  菠蘿妹妹王小穎則是跟着工作組走出了徐聞,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農業網紅,使廣東農業呈現更加立體的人文傳播,形成與市場的長期對話機制,讓最土的農業也活色生香起來。

  對此廣東省委黨校(廣東行政學院)教授陳述在多個場合都提到:“原來的政府是管理式的,服務職能是十八大以後非常大的轉變,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嘗試的改變開創了先河。”

  起初最讓徐聞果農看不懂的,就是黎小軍等農業部門工作人員兼職農産品的産銷服務員,不僅管生産,還來管市場。但現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改革讓徐聞人民心服口服,徐聞縣政協副主席陳北跑一路用相機記錄徐聞近年來的巨變,他説:“這幾年徐聞菠蘿最艱難,但又不難。工作組來了之後我們每年的工作壓力都很大,但整個菠蘿的海有希望、有力量。這次來之前我們最擔心的是,明年不知道還有誰來吹響徐聞菠蘿的集結號,現在到了廣州放心了,省農業農村廳打造了一支不走的工作隊。”

政府“下海”、菠蘿“出海”

  往年的9月份,菠蘿早已讓出市場的舞&,專心孕育下一季的豐收。今年的9月,菠蘿的故事卻才剛剛掀開第二波的壯麗篇章。就在9月中旬的第10屆亞洲海鮮展,廣東預製菜頭部企業國聯水産簽下100噸的菠蘿烤魚訂單,助力廣東預製菜“走出去”,也為徐聞菠蘿打開了一扇四季常青的市場大門。

菠蘿的海(攝影陳北跑)

  菠蘿的價值也並不僅限於菠蘿,以菠蘿的海為試驗田,廣東荔枝等一個個特色産業,正通過拷貝菠蘿的“12221”模式,實現了從農産品促銷“小切口”推動農業産業“大變化”。

  一路奔波一路情,現在的工作組成為了香餑餑,很多地市的負責人來到省農業農村廳,都提出請省廳派出工作組支持當地農業産業發展。黎小軍的兩位同事,梁超文成為了蘭花産業“12221”市場體系建設工作小組的組長,黎建英成為了連州菜心産業“12221”市場體系建設工作小組的組長,已經獨當一面助力四會、連州發展起當地的特色農業産業,成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決策部署的又一支生力軍。就像黎小軍跟陳北跑所説的:“革命自有後來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廣東農業農村部門也正通過積極轉變政府職能,政府“下海”積極促成農産品“出海”。

  鄉村振興看廣東,央視《經濟半小時》之前專門有一期節目聚焦廣東的荔枝、菠蘿産業變化,挖掘廣東的農業改革如何賣出“全球果”。報道中有一段獨到的點評:廣東水果出海的背後,是廣東農業部門自我職能的深刻變革,這就是中央關於政府“服務+治理”執政理念的一次具體實踐。改革就是生産力,為老百姓的福祉而破舊立新,是國家各項改革行動始終遵循的一條基本原則,我們為廣東農業部門的自我改革叫好。(許悅)

 

責任編輯: 薛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