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5版

給自己理髮

2022-06-24 11:53:0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5版

  雲德

  有一套理髮工具相伴自己40年,留下不少難忘的故事。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是改革開放發軔期,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不斷衝擊着人們的固有認知。讀大學時,我被安排到留學生樓住了兩年,在與外國同學朝夕相處的交往中,直接感受了來自外部世界的全新生活方式。比如説喝冷水、泡酒吧、重自我、少禁忌等等,對於剛剛從封閉狀態走出來的中國學生而言,完全都是聞所未聞的新感覺。

  像給自己理髮,同樣是個新鮮事。那時節,國內人力成本很低,理髮估計不超過五角錢。但洋學生不懂,國外昂貴人工決定了不上十個美金難以理髮,按當時的外匯比率超出國內價格150倍之多,所以即使經濟上較為富裕的留學生,也不會輕易去外面的理髮店理髮。

  為了節省與方便的共同目的,留學生們分攤購買了一套理髮工具。鋻於本人曾有過代課給學生理髮的經歷,在後來相互服務的過程中,經常成為頗受大家歡迎的義務理髮員,並以此交下了不少外國朋友。待這批兩年期的留學生結業回國時,自己也到了畢業年份。分別時刻,來自東京的同屋澀谷譽一郎同學受全體留學生委託,鄭重地把這套陪伴大家兩年的理髮工具贈我留念,本人的回禮是每人一個簽名的筆記本。為嚴守外事紀律,能否接受外國同學的禮物,當年曾專門報告並得到學校外辦的正式批准。因而,也就賦予了這套帶有歷史印痕的平凡用具特別的紀念意義。

  最沒想到的是,它的意義與價值還得以不斷延伸,在後來生活的關鍵時刻繼續發揮着作用。

  作用最初的發揮是在畢業分配進機關的頭些年。應當説,許多在“文革”中解散而後又重組的機關,其人員構成都比較複雜,新來的大學生妥妥地處於鄙視鏈的末端。從牛棚歸來的老幹部年高德劭,地位突顯;新上任的領導急於建功立業,異常活躍;剛從監督“走資派”改造的角色回歸本職的老大哥們,一時還放不下既有架子;物質供應短缺年代,機關辦社會,後勤人員職權兼備。因而,新來的業務幹部總是被呼來喚去。單身的年輕學生住半地下的四人一間的集體宿舍,食堂晚餐供應僅有中午剩飯拼成的大雜燴,如果你想提點改善建議,馬上就有“難侍候”“愛咋的咋的”的答覆予以懟回。單位設有理髮室,衣着時尚的女理髮員好像很有派頭,見到一般辦事員臉上總是挂着一層寒霜。去早了,她會説沒看見剛上班,能不能讓人喘口氣?去晚了,會説你們還讓不讓我吃飯?一來二去,大家視理髮為畏途。

  受恐懼心理驅使,有一天突發奇想,若能給自個兒理個發,不就可以躲開冷臉和訓斥了嗎?於是雷厲風行、想到即幹。下班後,趁單位澡堂無人之際,拿上理髮工具,對着洗手池上方的鏡子,嘗試着給自己理髮。儘管開始很彆扭、也很笨拙,但還是慢慢找到了某些訣竅。先用剪刀把四週的長髮剪短,再用牙剪一點點地打薄,梳掉碎髮後,以手的觸摸感覺為標準判斷薄厚與否,繼而用牙剪再逐步找齊。第一回效果不佳,參差不齊,如狗啃一般,後來則熟能生巧,像模像樣。好在上世紀後期大家普遍留長髮分頭,即使有些不整齊也沒誰看得出來。

  後來,這套工具隨我在徽州山區的一個師範專科學校下鄉支教,為緩解進城理髮的麻煩,也為聯絡師生感情、服務同事立下過汗馬功勞。只可惜,在春夏之交的梅雨季節理髮推子染上了鐵銹。等支教任務結束後,大街小巷的理髮店早已遍佈京城,自己的理髮工具至此馬放南山,差不多有20年再沒派上用場。

  再次被重新啟用的契機,源自第三代的降臨。剛滿月的外孫整天手舞足蹈動作不停,頭髮細茸且稀疏,“滿月頭”不便交付感覺不那麼衞生的理髮店處理,於是自然想到了閒置已久的理髮工具。豈料,推子尋出後根本不敢使用,擔心鋒利已失會夾着孩子頭髮,只好借機去商店買了一把配帶限位卡梳的電動理髮器。一邊以響動玩具吸引小傢伙注意力,一邊悄悄為之剃了個滑稽的和尚頭,剃下的一撮小黃毛後來還縫製成一支紅辣椒留作紀念。至此,理髮工具升級了一次新的組合。

  最出人意料的是,這個為完成臨時任務而形成的新組合,卻在近年新冠疫情防控中一再扮演重要角色。

  近幾年,京城受疫情影響,一度數次暫停了某些高風險地帶公共場所的服務。眼看著頭髮漸長無處可理,許多人長髮飄飄無可奈何,鄙人當年獨創的自理模式再度得以啟動。唯與當初有所不同的是,歲月的風塵染白了青絲。

  為稍微改變白髮帶來的明顯蒼老感,近些年受同事鼓動,髮型早從偏分變為平頭,靠牙剪找平的自理手段,已完全不能適應現實需要。

  為臨時救急購置的電動理髮器,這時突然有了用武之地。一開始想的做的都很簡單,以固定好的尺寸前後左右順勢推下,頭髮倒是短了且也算整齊,但長短一律完全沒有造型,如同剃光後頭髮剛剛冒出一般。自覺有礙觀瞻,出門時只好以太陽帽掩飾。

  後來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經過一番認真推敲琢磨,把電動推子上的卡位尺設為三種不同尺寸,頭頂部位稍長,沿頭頂四週尺寸依次縮短,髮際線周邊則直接用推子齊邊,請家人目測判斷頭髮長短交界處是否過渡自然,然後再反復進行細部的調整與修剪。儘管依然難以精準控制髮型,但賴於卡位梳安全標準的定位功能,倒也能夠比較順利地完成給自己理個平頭的既定目標。其以假亂真的程度,有時連專業的理髮師都嘖嘖稱讚。於是乎,蓬頭垢面、無處理發的窘態立馬解除。

  竊以為,人類不斷自我修飾的目的,為的是生命的莊嚴。面對頭髮由長變短、由亂而順的過程,自我服務的成功總能伴隨着一種心理上的滿足與愉悅。伴着電動理髮器的咝咝蜂鳴,有時不免隨之聯想,物理與心理的世界相融相生,頭皮上的毛髮需要不時修剪,倘若精神上荒毛滋長,是不是更應該不間斷地進行深刻反省、自我修剪呢?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