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後備箱文化市集:南京夏夜新風景

2022-06-15 19:26:4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夜幕降臨,位於長江邊的南京五馬渡地區,涼風習習。一些人把車停靠在江邊公園的空地上,撐開後備箱,從裏面“變”出鮮花、咖啡、棉花糖等;也有人撐起幕布,播放露天電影,興致高漲時,索性架上話筒,一展歌喉。

  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礎上,一個個特色鮮明的後備箱攤位,仿佛夜色下的“珍珠項鏈”,逐漸成為城市新風景。

  出生於1992年的李楊與女朋友共同經營“移動小酒館”,並售賣提拉米蘇等手工甜品,他們的小冰櫃四週貼滿卡通圖片。“我是自由職業者,女朋友從事烘焙行業。我們在社交媒體‘刷’到這裡有後備箱文化市集,特地趕來體驗‘練攤’的快樂。”李楊説,“每晚平均營業額兩三千元,最重要的是喜歡吹着江風,聞着空氣中的香甜味道。”

  星空下,噴着各色漆面的後備箱逐一敞開,發光二極管串起的簡易招牌流光溢彩。這裡沒有煙熏火燎的燒烤,取而代之的是蘸料海鮮,地面乾淨整潔。

  在一群年輕人中,略顯滄桑的王飛引起了記者注意,他的後備箱儼然是一個精緻的咖啡料理&。“我是一名‘70後’,平時在劇組上班。”王飛告訴記者,業餘時間,他喜歡研究咖啡,推出“後備箱咖啡驛站”是為了向市民普及咖啡文化。

  夜色漸濃,市集卻倣如白晝。家住附近的“90後”梅傲雪帶着3歲的女兒前來趕集。她説,城市需要這種有文化、有溫度、有沉澱、有情懷的新空間。

  位於南京棲霞區和鼓樓區交界處的五馬渡,因五匹奔馬造型的銅鑄雕塑而聞名。在許多人心中,這裡是南京後備箱文化市集起源並壯大的地方。

  “後備箱文化市集反映了年輕人的樂觀態度、對品質生活的嚮往。”五馬渡後備箱文化市集主理人付帥説,為規範攤主們的經營行為,他們組建了松散式聯盟,規定食品經營類攤主必須申請食品經營許可證等相關證照,且每個攤主要做好車體美化、環境衞生等工作。

  後備箱文化市集作為一種文旅商融合的新消費業態,如何引導和規範,是職能部門必須面對的新考題。南京市商務局局長張志超説:“我們把後備箱文化市集作為新的時尚符號來培育,堅持放管結合,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抓好食品安全、社會秩序、市容維護等重點工作,讓這道新風景扮靚市民生活。”

            (記者劉巍巍、李博)

          新華社南京6月14日電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