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外賣箱裏媽媽的夢想

2022-06-15 19:25:19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9版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胡晨歡、姚子云、賈伊寧

  22歲劉盧鳳的家,是一棟位於江西吉安市青原區城郊村的普通平房。屋子裏,沒有化粧品,沒有首飾盒,也沒有高跟鞋。

  凌晨1點,紅色燈籠在橘色路燈映照下,將青原區天玉鎮國道兩旁染紅。拐進羊腸小道,車頭白色的光束在不到1米寬的路面上搖晃。黑漆漆的村莊,劉盧鳳的身影宛若流星。

  5月6日晚,由於訂單較少,劉盧鳳放棄了工作到凌晨3點的計劃,“早早”收工回家。她是一名“00後”外賣騎手,也是兩歲孩子的母親和兩個孩子的姐姐。

  “其實我們送餐,不怕熱,不怕冷,就怕沒人點外賣。”劉盧鳳手機送餐App上顯示,她是68人外賣騎手組中唯一一名女性,4月送單排行榜第六名。

  紮起馬尾小辮,戴上口罩和黑框眼鏡,頂着黃色安全帽,一雙藍色手套——上面印有一隻憨態可掬的小熊……劉盧鳳出工取餐,由於身材健碩,她常常被認作“帥哥”。對此,她會配合地壓低嗓音,説一聲“謝謝老闆”。

  “水果訂單可以立即取走,拌粉配製六分鐘,脆皮炸雞十五分鐘出爐……”常年在外跑單,讓劉盧鳳掌握了各種美食烹飪時間,她也從中發現不少“福利”。

  “根據訂單數量,可以判斷哪家店味道更好,也能第一時間獲取商家優惠信息。我就常常能以便宜的價格,給兒子買‘包包’。”

  孩子年齡較小,掌握的詞語不多,最常説的是“爸爸媽媽,我想要‘包包’。”“包包”指的便是麵包和點心,那是劉盧鳳兒子最愛吃的零食。

  平靜的生活,其實另有隱情。劉盧鳳做騎手,起初是為了父親的醫藥費。

  2021年7月,劉盧鳳的父親不幸患上肝癌,兩個家庭的重擔壓在了劉盧鳳和丈夫的肩上。為了更好補貼家用,她辭去了朝九晚五電話推銷員的工作,送起了外賣。

  劉盧鳳説,每送一單,可以賺3到5元,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時間也相對自由,方便照料生病的父親。

  花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2022年初,劉盧鳳的父親還是不幸離世。為了和丈夫一起扛起“漏窟窿”的家庭,劉盧鳳跑得更勤了。

  “七八月的桑拿天,為了省錢,小劉捨不得買防曬霜,僅靠一條防曬袖箍就跑單。大年初一,我們還在家休息,她就開始工作,吃粉都不捨得加個蛋。”從事多年外賣工作的李建兵,從未見過這麼“摳”的女騎手。

  爬不完的樓梯房,走不盡的街角,胳膊臉頰蛻不完的皮……沒有訂單時,劉盧鳳喜歡把車停在繁華的商業街口,靠着送貨小箱瞇上一會兒;深夜走在偏遠城郊,劉盧鳳感到害怕時,她會用力拍拍自己的胸口,大聲哼着帶有方言的小曲為自己壯膽……從少女變母親,在丈夫涂海平的眼裏,劉盧鳳仿佛一夜步入“中年”。

  “我們剛認識時,她是一個有點小浪漫的姑娘,喜歡看電影、逛街。”涂海平至今還記得2019年他們一起在街邊吃冰激凌的場景,奶油中水果的香味至今還在腦海縈繞。

  劉盧鳳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攢夠首付的錢,在市區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讓孩子可以在市裏接受教育。

  在劉盧鳳缺少傢具、略顯空蕩的家中,孩子不多的玩具讓房間裏多了不少色彩,一個即將拼好的藍色積木小洋房,擺在客廳的桌上格外耀眼。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