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8版

多國兒童説節日心願,企盼更美好的未來

2022-06-02 14:22:3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8版

  ▲5月27日,在盧旺達北方省的坦達學校,學生們向記者招手問好。

新華社記者吉莉攝

  對於很多孩子來説,每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是充滿歡樂的時刻。但對於那些生活仍受戰亂、貧窮和安全問題困擾的孩子們來説,今年的兒童節他們懷揣的心願,是企盼一個個更美好的未來。

  對於11歲的巴勒斯坦加沙女孩法爾哈·塞利姆來説,今年6月1日是她截肢後第一個兒童節。去年巴以大規模衝突期間,她的家被以色列戰機空襲炸毀,自己也在空襲中失去右腿。但塞利姆並未因此感到悲觀,她在採訪中不時露出笑容,“儘管截肢後我的生活變化很大,但生活還是要繼續下去”。

  談到兒童節心願,和家人一起租住在陋居的塞利姆説:“我想早點回到以前的家。”她同時期盼不再有衝突,“不希望其他孩子有像我一樣的經歷”。

  在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東郊,14歲的希芭·穆薩和家人在一棟尚未完工的居民樓內生活。8年前,他們一家八口為了躲避戰火、逃離家鄉來到此處,擠住在兩個破敗的房間內,房內墻壁磚塊開裂、幾無傢具。

  當記者問穆薩兒童節心願是什麼,她回答説,最大的心願便是能繼續接受教育,這樣自己才能夠“支持父母、改善境遇”。

  家住美國芝加哥西北郊的伯妮斯今年11歲,是一名小學六年級學生。5月底,在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個小學發生的槍擊案令人震驚,也令她對今後的生活擔心不已。談及今年的兒童節心願,伯妮斯真誠祝願所有小朋友都有好運,所有人都能彼此尊重。“我希望有一天,世界和平,沒有環境污染,沒有戰爭,大家都能幸福生活。”

  在盧旺達北方省的坦達學校,12歲的絲特拉·伊希姆維穿着一雙大號藍色塑料拖鞋,倚靠教室墻壁,有些害羞。“足球是我最喜歡的運動,我經常和同學們一起玩。我的心願是成為一名醫生,我最喜歡的科目是科學。”伊希姆維對記者説。

  伊希姆維現在就讀小學六年級,排行家中老二的她每天都要先去附近的井上給家裏打完水,再像很多其他孩子一樣,趿拉着拖鞋,沿着彎曲、坑洼的土路步行上學。

  為迎接兒童節,盧旺達華僑華人協會日前在坦達學校開展了一場愛心捐贈活動,在盧僑界企業和個人紛紛為孩子們捐贈食品、學習用品和衣物等禮物。

  伊希姆維和夥伴們獲得了新的鞋子作為節日禮物,她笑着説:“我喜歡上學,相信我能夠完成學業。”

  少年兒童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也是國家之間友好關係發展的未來。為了歡慶兒童節,中國大使館、中資企業及華人協會等在多個國家積極行動,紛紛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從捐贈文具食物、舉行中外兒童線上文藝聯歡到承諾出資援助擴建學校等,用實際行動幫助各國兒童更好地實現他們的心願。

  盧旺達坦達學校校長加庫巴説:“往年為慶祝兒童節,我們會組織寫作和繪畫比賽,獲勝者將獲得書籍、文具等獎品。”而今年華僑華人協會捐贈的禮物將進一步幫助學生開展學習和課外活動,“這些禮物是中國人民與我們學校、與盧旺達人民之間友誼的象徵”。

   (參與記者:柳偉建、汪建、徐靜、吉莉)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