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被稱為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據説,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期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傳説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每年到這個時候,人們都會進行包粽子、賽龍舟等習俗。
為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節日文化,學習屈原身上的愛國主義精神及感人事跡,激發運南社區幹群的愛國、愛社區、愛群眾敬業精神,進一步加強社區幹群對基層治理工作的熱愛。5月27日下午,由淮安生態文旅區富城路辦事處運南社區黨支部、市民防館聯合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愛國主義主題教育活動在運南社區綜合會議室舉辦。本次活動特邀請了中國文史專家庫成員、江蘇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副主任、淮陰工學院特聘教授、淮安區委書記黨建項目顧問、淮安區歷史文化研究會會長金志庚先生主講,運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國松主持。
江蘇省炎黃文化研究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副主任金志庚
金志庚先生圍繞端午節的由來及發展歷史進行闡述講解,他&&,端午節是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關於端午節的由來民間傳説很多,有人説是為了紀念屈原,也有人説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以及其他歷史人物等等。金志庚先生對端午節的傳説以及由來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以文史專家的身份、歷史文化研究的角度發表了自己關於端午節傳統文化內涵的認識與新時代社區治理應用的見解。他結合當代社區幹群關於社區治理的現狀,認為廣大社區幹群應該充分學習、傳承和弘揚屈原的愛國主義情懷,將這份愛國主義情懷充分融入到社區治理的工作中,以忘我的心態、無私的精神為人民服務,造福於人民與社會,這才是我們今天過端午節的重要意義。
活動現場,來自運南社區的幹群以及市民防館的工作人員紛紛細心聆聽、認真記錄。金志庚先生講座結束後,社區幹部唐雪鋒,社區工作者陸峰,駐區單位民防館代表李穎等聽眾紛紛舉手發言,發表自己在聆聽完金志庚先生的講座後自己的感想與心得。他們從自己的工作崗位及社會職責角度出發,對端午節有了更加積極的認識,並&&會從自身的工作生活實際出發,從自己的家庭出發,去做一些有益於國家、有益於社會、有益於家庭的正確的事,弘揚正能量。
運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國松
最後,運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國松對本次講座活動進行總結。首先,他對金志庚先生淵博的學問及獨到的見解&&欽佩,感謝他在古稀之年仍然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而不懈努力。同時,他希望參加今天活動的廣大幹群能充分吸收金志庚先生關於端午節愛國主義精神主題講座的文化精髓,並將此充分運用到“縴夫運南”主題文化社區的建設當中,為“縴夫運南”主題文化社區新征程再立新功。
活動結束,為&&對大家節日的問候與祝福,運南社區給每人發放了一份節日大禮包,包含粽子、口罩、礦泉水以及一本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書籍《追夢的歲月》,受到廣大幹群的一致稱讚!(李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