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趕時髦”也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022-03-28 10:33:42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7版

  在前不久的全國兩會上,一位人大代表談到,“趕時髦”是人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一種體現,應該加以鼓勵。此言引起不少聽者的響應,也讓大家感慨係之、感觸良多。

  改革開放初,整個社會興起過一波又一波的“趕時髦”,在“趕時髦”的過程中,不斷帶來生活上的新變化新氣象。“趕時髦”也成了全社會追求創新創造、奮發向上的風向標。

  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趕時髦”又突然成了一個被詬病並多少帶點貶義的詞,似乎“趕時髦”就是出格、出風頭,被貼上了不太好的標籤。

  其實,“趕時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趕時髦”原本意義就是追趕一種時尚,而時尚往往是最能貼近潮流、代表潮流和反映潮流的,是時代的晴雨表。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時集中體現在對時尚潮流的敏感度和熱情度上。“趕時髦”趕的是時代前進的步伐,趕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趕時髦”反映了社會對創新創造的寬容和包容。應該説,時髦的東西往往都是不夠成熟和不太完美的。一般來講,時髦的東西大都是過去沒有而現在才有,或現在尚未普遍普及而未來可能會普遍普及,它的出現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不足和瑕疵,難免會不被普遍認可、理解和接受。正因為如此,特別需要人們去正確看待、理性認知。一個社會的成熟度,常常體現在它對時髦事物的寬容度和包容度上。鼓勵“趕時髦”,便是倡導人們對事物成長過程中出現的缺點乃至錯誤多一份理解、信任與支持,多一份包容。

  “趕時髦”折射出人們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和興趣。時髦的東西大都是新生事物,它剛“出爐”、很新鮮,而且香噴噴,人們因為對它不太了解,所以總是充滿好奇,饒有興趣,想知道個究竟、打探個明白。愛因斯坦有句名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事物抱有濃厚的興趣,便會充滿熱情、充滿激情。人的興趣從何而來?從好奇中來。好奇則會激發內心一種探求的衝動和慾望。推崇並鼓勵人們一如既往地去“趕時髦”,就是鼓勵人們保持內心深處那份最可寶貴的興趣和好奇心。

  當然,“趕時髦”不是“趕怪異”,創新不是一味地“花樣翻新”,不能囫圇吞棗、良莠不齊。鼓勵“趕時髦”,不是鼓勵搞那些脫離實際、脫離群眾、脫離時代的標新立異,而是鼓勵和推崇去追趕那些引領時代潮流、符合大眾意願、具有強大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徐文秀)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