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高亭宇:我“嘎嘎”精緻

2022-02-18 14:36:27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6版

二月十二日,高亭宇在比賽後慶祝。新華社記者丁旭攝

  新華社記者岳冉冉、王鏡宇

  高亭宇始終忘不了一個夢。在一片冰場,有裁判和教練,卻沒有對手,他一個人孤獨地滑啊滑,沒有盡頭,沒有終點。他被嚇醒了。

  高亭宇愛睡覺,除了訓練,一天要睡滿12個小時,他説練得太疲憊,充分休息才能快速恢復。入住冬奧村,他特意帶了一個乳膠枕,上面是黃色的碎花,他怕睡不好、落枕。

  但在奪冠的前一夜,他還是失眠了……

“飛人”加冕

  2022年2月12日,註定屬於高亭宇。這一天,他贏得了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金牌。

  賽前,在去國家速滑館“冰絲帶”的路上,高亭宇一路沒看手機。為了專心備戰,他卸載了所有社交媒體APP。

  高亭宇被網友喜歡,很大程度因為幽默。有網友問他“如何欣賞一場花樣滑冰比賽”,他答:“買好門票、玩偶,看見喜歡的運動員,等他表演完,拿玩偶砸他。”網友接着問:可以買玩偶去速度滑冰(場)砸你嗎?他答:“可以。”

  果不其然,在當晚的“冰絲帶”,高亭宇如願獲得了玩偶——一個金色的“冰墩墩”,但這只“熊貓”並不是觀眾“砸”給他的,而是他自己“掙”的。

  當日17時許,高亭宇如一道紅黑色閃電衝過終點,以34秒32的成績打破奧運會紀錄,痛快淋漓贏得北京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500米“飛人大戰”,斬獲中國男子速度滑冰冬奧會首金。

  這枚金牌的意義何在?如果非請一個人評價,非羅致煥莫屬。他1963年為中國奪得第一個速度滑冰世界冠軍。看完高亭宇當晚的比賽,羅老灑下熱淚:“這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分量最重的一塊金牌!相當於贏得田徑場上的‘百米飛人’大戰!”

  此言不虛。速滑男子500米與田徑男子100米,二者都是挑戰人類速度極限的項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博爾特一騎絕塵。2022年北京冬奧會,高亭宇一飛沖天。

  對於博爾特,高亭宇這樣評價:“我敬佩他,特別是奧運精神的傳承,我至少也要堅持三屆。”而對於“中國飛人”蘇炳添,高亭宇更加不吝讚美:“(他是)國人之光!”

“野心”勃勃

  高亭宇跟普通人一樣,又不一樣。

  他喜歡聽周傑倫的歌,尤其是磨冰刀的時候,他説“很解壓”。

  除了愛睡覺,高亭宇的業餘生活幾乎被看比賽視頻填滿。他説,只有跟別人比,才能找到自己短處,尤其是破世界紀錄、奧運紀錄的人。睡覺前看,醒了還看,這三四年,他像着了魔。一聊起對手特點和訓賽規律,他能滔滔不絕,“我想贏啊!”

  2018年平昌冬奧會,高亭宇拿了速滑男子500米銅牌,實現中國男子選手在該項目上的獎牌突破,但他覺得不夠,他想要金牌,北京冬奧會的金牌。

  高亭宇從不吝嗇對外分享自己的這個“野心”,他覺得是鞭策。

  速滑男子500米,高手眾多,想要比別人快,必須靠真本事、純實力。

  高亭宇爆發力好,起跑快,但他更知道自己的短板:過彎和途中滑。

  想拿金牌,不是揚長避短,得把“短”變“長”。四年來,他練得苦,磨得細。進入北京冬奧會周期,高亭宇經歷了大情小況、各種波折,特別是腰傷,差點讓他無緣賽場。

  2020年上半年,腰傷復發的高亭宇回到黑龍江隊養傷,8個多月一直過着宿舍、食堂、訓練場、醫務室“四點一線”的生活,那是一段苦日子,腰上全是密密麻麻的針灸眼。好在,面對磨難,他始終清醒,因為“給銅牌換顏色”的目標一直堅定。

  天道酬勤。在“最快的冰”上,他的過彎與途中滑已趨於無瑕。“一點點把短板給補齊,然後最後加固一下,到冬奧會就發揮出來了。”

  冬奧冠軍張虹説高亭宇外表大大咧咧,上了冰就追求完美,雖然年齡小,但心智特成熟,別人玩游戲,他在看比賽視頻、研究技術和冰刀,“他的自我約束能力超出了隊裏(其他)所有人”。

  下了冰的高亭宇是個慢性子。他總説“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口頭禪是“還行吧”。有記者想聊艱辛,他總推出一記太極,“我這人,健忘。感覺不太重要的事,根本記不住”。

  而對於重要的事,他卻一輩子忘不了,比如拿了冬奧冠軍後的大吼與流淚。“在自己家門口,我想瘋狂一把。”

“精緻”如斯

  想拿金牌,除了有硬核實力,還要有謀略。

  500米,強手如林,差距在毫秒間,如何在心態上勝人一籌,擺在了高亭宇和教練劉廣彬面前。

  四站世界盃系列賽是北京冬奧會的資格賽,是運動員間互探“敵情”的窗口。這四站比賽,高亭宇的表現飄忽不定:奪過冠,有過起跑犯規和彎道失誤,有的場次,他甚至沒有出戰。

  殊不知,醉翁之意不在酒,高亭宇的“假寐”是在隱藏實力,讓對手放鬆警惕,更重要的是——換來北京冬奧會中間的出發位置。

  凡事預則立。在劉廣彬看來,運動員的出發位置非常重要。按照規則,世界盃上成績越好的選手,在冬奧會上的出場順序越靠後,而後面出發的選手,很可能因為前面選手成績好,給自己施加壓力,影響到發揮。而如果排在前中段位置出發,心理包袱小,興許能放手一搏。

  根據世界盃的成績,高亭宇排在第七組出發。其他高手則全都扎堆在第13、14、15組。最終結果也證明,高亭宇的34秒32,已經影響了後面選手心態。最後兩組,竟不約而同出現了第一槍搶跑。

  比賽當天下午,從高亭宇熱身開始,始終一臉嚴肅。哪怕是站上跑道,廣播介紹他的名字,他也面無表情。當大屏成績出來,他還是沒笑,覺得能超出奧運紀錄更多。直到最後一組選手衝過終點線……看到最終成績的那一刻,高亭宇終於笑了,他高舉雙手,做出“第一”的手勢。

  賽後,這個東北小夥不僅開始抖“包袱”,還在炫“霸氣”:

  ——破紀錄的感想?“比賽嘛,就是真刀真槍地幹,都來家門口了,還慣着誰啊?”

  ——如何形容自己的性格?“隔路”。

  “怎麼就火了呢?多普通一東北詞啊,”對於“隔路”的躥紅,高亭宇很意外,他給出了正解:“有一點與眾不同,格格不入,個性多一點,主觀意識強一點。”

  高亭宇説已經想好了把金牌和“金墩墩”放哪。“我早就留出了一面墻,打算打個櫃兒。”

  卸載的微信終於在奪金當晚裝了回去,高亭宇第一時間發了個朋友圈,感謝了很多人。他寫的那段話,包括了文字、表情、圖標。

  “我就是精緻的人,嘎嘎(非常)精緻。”

(參與記者:何磊靜、李典、羅鑫)

新華社北京2月17日電

責任編輯: 馮明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