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電子報紙 草地周刊 調查觀察 成風化人 新華觀點 要 聞 新華關注 新華深讀 新華體育 新華財經 新華國際 新華融媒 精彩專題 醫衛健康 看天下
首頁 >正文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4版

武康大樓:“超級網紅”背後的人間煙火

2021-12-03 09:49:08 來源: 新華每日電訊14版

  11月3日,人們在上海武康大樓前拍照。 新華社記者張豪夫攝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楊金志、孫麗萍、何欣榮

  武康大樓火了!

  這座位于上海徐匯衡復歷史風貌保護區、擁有97年歷史的上海經典老建築,近年來愈發成為大上海的一道“網紅”景觀。不論平時還是節假日,不論白天黑夜,總有成群結隊的遊客聚攏到大樓周邊的每條道路、每個街角,他們拍照、打卡、發圖,360度無死角地關注著這棟“美出天際線”的房子。有人説,現在很多年輕人來上海,出了虹橋高鐵站後奔赴的第一站是武康大樓,下一站才是外灘。

  武康大樓的魅力持久而濃厚,它配得上這麼多的關注。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武康大樓曾經是安靜的,而在成為“網紅”之後,住在這裏的100多戶居民,他們的生活會受到幹擾嗎?他們的心理感受是怎樣的?這棟經歷百年風雨的老建築,它的“硬體”和“軟件”,能跟得上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嗎?

  帶著這麼多疑問,記者不僅是“走近”武康大樓,更是“走進”了武康大樓,看一看這座“超級網紅”背後的人間煙火。

大樓的重生

  武康大樓,狀如一艘大船。它坐落在上海淮海中路、武康路、興國路、天平路、余慶路相交的分岔路口。武康路與淮海中路之間自然形成了一個30度的銳角。上世紀20年代,僑居上海的著名匈牙利設計師鄔達克,參照了巴黎同類建築的樣式,巧妙利用地塊上的30度街角,將其設計建造成了“一艘劈波斬浪的大輪船”。大樓建成後,命名為諾曼底公寓,被一些在滬洋商租為高級公寓。上海解放後,1953年,武康大樓有了現在的名字。

  武康大樓的建築之美、建造之精細,令人讚嘆。1954年入住其中的居民林江鴻記得,這棟精心設計的老公寓,每家每戶門後有精心設計的燙衣板。連窗框上都鋪著一層細毛氈,讓關窗的聲音也變得輕柔。

  不過,歷經近百年滄桑,武康大樓年久失修,漸漸失去了許多光彩。且不論外墻的斑駁、建築的損壞,在居民葛雅萍記憶中,1987年她剛住進武康大樓,第一印象與美和格調無關,只看見底樓大廳裏三層、外三層密密麻麻堆放著自行車,走也走不過去,倒像個“臟亂差的自行車棚”。

  變化,在兩次大修之後發生。2010年上海世博會前夕,武康大樓經歷了一次大修,初步改變了老舊的面貌。而更大的改變、更精細的改造,發生在2019年的第二次大修過程中。

  2018年1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召開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推進大會。很快,武康大樓在2019年經歷了一次歷時4個多月的大修,當時負責修繕方案設計的上海建築裝飾(集團)設計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中偉用“建築考古”和“中藥調理”來形容這次挑戰性極大的修繕工程。

  這次大修確實很不簡單:既要修復老化的磚墻門窗,又要維護武康大樓原汁原味的“歷史氛圍”和美學價值;不僅要為武康大樓的“臉面”美容,還要清理它年久失修的“肚腸”管道,提升武康大樓裏百余戶居民的生活舒適感、幸福獲得感……這意味著,歷史建築修繕、舊住房改造和高空墜物整治要在工程中實現“三效合一”。

  “我們查閱了大量歷史照片,考證之後認為:武康大樓最輝煌的時期和狀態就是它剛建成時候的樣子。因此,我們做了一切努力讓它‘穿越’回百年之前。所有的修,都不露痕跡,為了讓它看起來像沒修一樣。”陳中偉説。

  與武康大樓面貌一起改變的,還有它周邊的街區。此前,大樓附近的道路沿線,各類架空電線和電線桿橫七豎八,天際線被分割得雜亂不堪。2019年初,經過近一年的架空線入地改造,曾如“蜘蛛網”一般密布于大樓周圍的電線,全部被收拾幹凈、埋入地下,大樓周邊終于展現出舒朗的天際線。如今,無論燦爛晴空下,或是迷離雨霧中,遊人隨手拍攝的武康大樓都氣質超群、美成大片。

  經過這番整治,武康大樓很快“網紅”了起來。這時,新問題又來了:不少遊客站到了馬路邊上甚至滾滾車流中來“打卡”。堵,肯定不行,那麼就再想辦法。為了保護遊客安全和方便拍攝,城市管理部門將人行步道空間向外拓展了3.6米,為整個武康大樓的“最佳打卡點”增加了500多平方米的人行流動空間。接著,武康大樓一樓與周邊的業態也得到了改造,成為一個有顏值、能小憩、觀賞與服務兼備的休閒空間。

甜蜜的煩惱

  “我們小時候管武康大樓叫‘九層樓’,每次走過這座建築,聽見有軌電車這樣叮叮咚咚地開過去,我心裏面都在想,要是以後能住在這裏該多美呀!”武康大樓居民、退休黨員劉瑞璐説。2006年,她住進了武康大樓,實現了長久的願望。不過,她沒想到的是,武康大樓在短短數年後變成了“超級網紅”。

  “被網紅”之後,武康大樓的居民們成了“風景”。他們不得不面對著這樣一種景象:每天早上九十點鐘開始,淮海中路和武康路就從“寧靜愜意”變成“人山人海”。形形色色的手機和各種長槍短炮,“貪婪”地捕捉著老洋房的每一個細節和人物。

  年近八旬的武康大樓老居民曹引珍不久前遭遇了一場“網紅奶奶”事件:她穿著睡衣去6樓鄰居家串門,沒想到被網民拍下照片在互聯網上瘋傳,令家人啼笑皆非。

  “我們住在這房子裏習慣了,真沒覺得有什麼特別。”對于“網紅”現象,老人給予記者直接而樸素的回答。兒媳葛雅萍卻忍不住在一旁評論:“網紅麼,就是煩呀。”

  看風景的人,也成了風景。武康大樓裏的100多戶居民們也在觀察著打卡的人群。

  葛雅萍家的陽臺正對開闊的淮海中路。她踏上陽臺熱情地一一指給記者看:“這裏是宋慶齡故居,這裏就是網紅打卡點……以前每天早上這裏很安靜的沒有人,現在從早上10點以後陸陸續續就有人來拍照了。星期六、星期天就更早,9點不到就很多人了。”人多的時候,“烏泱泱一片,根本數都數不清”。

  “任何事情總是有利有弊,不可能樣樣完美。一方面,人們會羨慕我們武康大樓現在真的‘老靈額’(上海方言,表示讚美);一方面,我們居民進出只能走後門來避開無處不在的鏡頭。”作為武康大樓樓管委成員的劉瑞璐,笑言“網紅效應”帶來的是“甜蜜的煩惱”。如今,她會跟樓道裏的老姐妹們穿上漂亮的旗袍,相約去城中其他地方賞景拍照,而把武康大樓附近的風景“讓給”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網友。

文化的根脈

  “它(武康大樓)1924年建成。再過幾年,就100歲了。”談起自己55年前搬進居住的這座建築,畫家秦忠明滿眼“小星星”,像談起初戀一樣。

  秦忠明掰著指頭數了數,武康大樓已經至少經歷了三代人:第一代人是在新中國成立前,多數是租界裏的洋行高管,中國人沒有資格住這裏;第二代居民在新中國成立後入住,有軍人、有幹部,還有很多文化名人;第三代武康大樓的居民經歷著改革開放,生活越過越美好。“所以,一座武康大樓其實是時代的縮影。”

  當年初入武康大樓的秦忠明作為上海戲劇學院的教師,也正是上海文藝界的一位新人。他很快發現,武康大樓給他的藝術道路提供了最好的氛圍和營養。

  “武康大樓文化氛圍非常好。孫道臨、王文娟、趙丹、鄭君裏都曾住過這裏。而武康大樓對面是宋慶齡故居,西邊是巴金故居。這一帶大師雲集、人文薈萃。當年,我常常經過武康路去上戲上班,一路碰見巴金、碰見袁雪芬、碰見俞振飛……這場景簡直沒法想像。”

  秦忠明在武康大樓裏開始了自己的繪畫生涯,而他也得到了同住武康大樓的孫道臨的鼓勵。秦忠明記得,兩人逐漸成為忘年交,常常在畫室裏談藝術、論人生。“住在武康大樓,猶如在一所最高級的藝術學院,受到許多名家大師點撥,自然受益匪淺。”

  因為熱愛武康大樓的文藝范兒,秦忠明哪裏也不肯去,甚至拒絕了學校當時分配的、位于龍華地區的三室一廳“大宅”。而他以油畫顏料在中國宣紙上繪畫的創新之舉,也在萬裏之遙的歐洲引發關注好評。他屢屢在海外辦展,把武康大樓慷慨賦予他的“藝術種子”播撒到了世界更多的地方。

  “武康大樓不只是一座航船,它更是上海文化的一個根脈。現在的武康大樓,隨著國家的富強、隨著數次的保護性修復,可以説是‘獲得了新生’,而它的文化底蘊也應該更加豐富。”秦忠明説,如今他最關切的事情,就是要呵護好武康大樓的文脈,“我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引導,要下一點功夫,讓更多文藝界的精英在這裏匯聚、交流,武康大樓應該永遠是上海文化的一艘巨輪、一處根基。”

  同樣以武康大樓為“根”的,還有近年來聲名漸漲的上海本土實體書店“大隱書局”。從暫借武康大樓的一個閒置地下室開書店,到如今坐擁十幾家連鎖實體書店規模,大隱書局同樣受益于武康大樓深厚的文化氛圍。

  參觀過武康大樓的人都知道,這座建築的底樓是騎樓樣式。一個連著一個的拱形門洞中,看得見一家家不同的店面。專家指出,那是建築設計師鄔達克的獨特思路,使用“退隱”的手法,把門洞裏的那條長廊讓出來,供行人暢行。

  2016年,武康大樓的閒置倉庫被改造一新。誰也不曾料想,名為“大隱書局”的上海書店就在武康大樓裏“隱”出了格局:它把武康大樓的設計理念與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讓書店“退後一步”,讓出了門口的空間給市民避雨等車,從而在愛書人中形成了“暖心”的口碑,由此逐漸成長為一家聲名遠播的品牌連鎖網紅書店。

治理的樣本

  在武康大樓裏,短發、圓臉、總是笑容燦爛的居委會支部書記柏祖芳,被居民們親切地呼為“柏阿姨”“柏書記”。56歲的柏祖芳來自鄰近上海的江蘇太倉,她是一位“上海媳婦”,前些年和愛人一起回到上海,就住在武康大樓同一個街區。因為有著豐富的管理、黨建工作經驗,柏祖芳成了武康大樓的“小巷總理”。在武康大樓這個“海納百川”的熔爐裏,柏書記用點點滴滴的小事實事,將百余戶居民的精氣神凝聚在了一起,她也在不停地琢磨新鮮創意,推動社區自治不斷創新。

  看上去高大上的武康大樓,柴米油鹽醬醋茶,接地氣的百姓生活一樣也不能少。“晾衣架和雨棚一起拆除了,怎麼曬衣服?居民養的寵物、種的花花草草,在哪裏溜達、展示?住在大樓裏的外國人要在平臺上燒烤,怎麼‘鬥智鬥勇’去勸阻?……”柏書記説,要做好這些“雞毛蒜皮”的事,關鍵是黨建引領,由居委會推動居民自治。為此,武康大樓每層樓都選出了一個樓組長,為居民服務,其中不少都是退休黨員。居委會、樓組長、物業、眾多志願者,大家一起上,難事就不難。

  “我們武康大樓裏面,老人佔了31%。按照世界標準,超過10%就已經屬于老齡化社區,而武康大樓可以説是嚴重老齡化社區了。”柏書記説,百年的武康大樓創造了一個“小老人和老老人”結對的自治模式。六七十歲的低齡老人和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兩兩“結對子”,平時通過手機聊天互相噓寒問暖,常常也會端著熱湯熱菜到府傳遞愛心。這樣一來,武康大樓裏的居民,家家戶戶都覺得,那種老上海弄堂裏面熱騰、近乎的“人情味兒”還在,一點也沒淡。

  如今,武康大樓居民的自治已經形成了不少樣板工程:解放前資本家的車庫平頂,曾經一度是鋪設瀝青的廢棄空間,現在被居民們自發改造成了一個種滿花草、可以晾衣的公共休憩平臺。每天落日西斜時分,武康大樓的居民們就三三兩兩上去散步聊天、賞景放空,在風景宜人的“空中花園”裏怡然自得。

  “武康大樓的居民普遍素質高,更重要的是他們對武康大樓充滿了感情、充滿了熱愛,我們的社區自治和社區文化建設才能事半功倍。”柏書記説,武康大樓還成立了一個老洋房新生活議事會,所有那些影響居民生活品質的事情包括養狗、裝修之類,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討論。這是一個高度自治的平臺,參與的有黨員、物業人員、法律工作者,都是自己舉手、自己報名的。議事有規則,事事形成公約、公之于眾,居民們一視同仁都要嚴格執行。“這也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體現。”柏書記説。

軟實力的分量

  關于武康大樓和衡復風貌保護區內的優秀建築,已經有很多專著,譬如《住在武康大樓》《遇見武康大樓》《衡復三書》《梧桐深處建築可閱讀》……

  《住在武康大樓》一書的作者,是陳保平、陳丹燕夫婦。2015年,長期關注城市歷史文化保護的作家陳丹燕,從國內外城市改造更新案例中得到啟示,發願給武康大樓裏的居民們做一部“口述歷史”。消息傳到朋友圈,出生在上海的香港導演王家衛也再三叮囑:“一定要重視影像資料的留存!”

  寫作籌備期間,陳丹燕住院手術,工程交給了她的先生、媒體人陳保平。後來,歷時整整五年、經歷許多困難,上海第一部街區居民口述史終于在2020年出版。

  “上海作為移民城市,很多街區都有老房子,為何武康大樓得以脫穎而出?”陳保平認為,武康大樓得天獨厚的人文內涵和文化底蘊,與其美輪美奐的建築外形相得益彰,才使它的百年風華歷久彌新。“武康大樓附近,散布著上海半數以上的文藝院團,這裏本身就是上海文化的一個高地。”

  在這本厚達463頁的武康大樓居民口述史最後,作者寫道,“城市文脈已成為上海發展的重要依據和底氣所在”,“上海,已到了為自己的城市留存豐富歷史細節、從而凝聚城市精神力量的發展階段”。

  讓我們再一次凝視武康大樓,這座可閱讀的歷史建築,這座迷人的“超級網紅”。它,相容城市景觀、人文底蘊、社會發展、城市治理等諸多話題于一身,早已超越了單純的“網紅”現象。上海,正在建設社會主義國際文化大都市。沐浴百年風雨,武康大樓裏的人間煙火,武康大樓內外的“治理故事”,為這座城市的軟實力提升貢獻著自己的獨特力量。

責任編輯: 張美霞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