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據中國人民銀行消息,11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10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期限為1年期。
Wind數據顯示,11月將有9000億元MLF到期。這意味着11月MLF凈投放為1000億元,連續第九個月加量續做,符合市場預期。
凈投放處於較高水平
“考慮到11月央行還凈投放5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這意味着11月中期流動性凈投放總額達6000億元,與上月相同,連續四個月處於年內較高水平。”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説。
王青分析,11月中期流動性凈投放仍處於較高水平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10月安排5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於化解存量債務及擴大有效投資,意味着年底前會加發5000億元地方債,11月政府債券凈融資規模會有明顯上升;二是10月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完畢,在帶動當月委託貸款走高後,後續還會帶動配套中長期貸款較快投放;三是11月銀行同業存單到期量明顯增加。“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收緊了銀行體系流動性,需要央行給予流動性支持。”王青説。
“在歲末年初之際,央行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維持市場流動性充裕,進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及時又必要。”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目前,央行中短期流動性的投放方式已基本固定,即每月5日前後開展3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15日前後開展6個月期買斷式逆回購、25日開展MLF操作,為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提供有力支持。
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
專家&&,着眼於應對潛在的流動性收緊態勢,央行通過MLF和買斷式逆回購向銀行體系注入中期流動性,有助於保持資金面處於較為穩定的充裕狀態,同時,釋放了數量型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信號,顯示貨幣政策延續支持性立場,有助於穩增長、穩預期。
“總體來看,接下來央行會綜合運用買斷式逆回購、MLF兩項政策工具,持續向市場注入中期流動性。”王青説。
2025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根據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持續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這表達出央行進一步改善流動性環境,引導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意願。預計年末剩餘時段央行大概率繼續維持寬鬆的數量操作模式,資金面或維持相對穩健偏松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