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一家專注於基體材料和表面涂層研發的科創企業,正處於發展上升期,對資金的需求迫切。工商銀行浙江台州分行依託製造業金融服務中心,積極推動信貸資源向民營製造業傾斜,組建專業服務團隊,開闢綠色審批通道;同時優化信貸政策和差異化授權機制,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
“工行知道我們的困難後,立即上門調研,馬上給我們批了4100萬元的貸款。”企業負責人説道,産品利率優惠、隨借隨還,大大緩解了資金壓力。目前,企業已突破關鍵技術瓶頸,實現迭代升級,在工行金融活水的助力下挺起了“工業脊梁”。
一連串數據表明,以國有大行為代表的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加大製造業貸款投放力度——
工商銀行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該行製造業貸款突破5萬億元、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及信用貸款雙破2萬億元,“十四五”以來均實現3倍增長,穩居同業首位;
農業銀行披露的三季度數據顯示,該行製造業貸款餘額3.8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加5987億元,增速18.4%;
建設銀行製造業貸款佔比連續六年穩步提升,製造業貸款餘額突破3.5萬億元,其中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佔比持續超過50%;
截至9月末,中國銀行境內製造業貸款餘額3.34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10%。戰略新興産業貸款餘額3.12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6.29%。
整體來看,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閆先東此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從行業投向看,貸款行業結構持續優化。新增貸款主要投向製造業、基礎設施業等重點領域。6月末,製造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8.7%,上半年增加9207億元;基礎設施業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長7.4%,上半年增加2.18萬億元。
為助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與新型工業化推進,銀行業金融機構持續優化服務機制,高標準構建服務體系,以多元化舉措與全方位支持,為製造業發展注入強勁金融動能。
工商銀行穩步構建政策賦能長效機制。加大內部資源保障,先後推出製造業貸款專項規模、內部資金轉移價格激勵等一系列措施,持續突出對製造業的金融資源傾斜。推動專營機構建設,在多地掛牌成立製造業金融中心,全國設立25家科技金融中心、160家科技特色支行,構建立體化專營服務體系。強化人才隊伍培養,每年舉辦全行製造業金融專題培訓班,培養更多既懂産業、又懂金融的“行家裏手”。
建設銀行高標準打造服務體系,聚焦新型工業化重點領域,推進六大專項行動,構建六大産品服務體系,為製造業提供全方位、全鏈條、全場景的綜合金融服務。該行提出,未來三年力爭為各類製造業主體提供融資規模超過5萬億元。
10月,建設銀行發布支持新型工業化“善建智造”服務方案,重點推進六大專項行動。包括以“建‘工’長融”行動,做企業發展的“穩定器”,為製造業企業提供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資金支持,努力成為企業長期發展的守護者;以“建‘工’科創”行動,做科技創新的“催化劑”,以技術和企業“雙生命周期”為主線,深化“商投行一體化”母子協同,開展“股貸債保租”綜合金融服務,服務製造業科技企業創新發展;以“建‘工’升級”行動,做轉型升級的“助推器”,以設備更新貸、科技研發貸、融資租賃等服務滿足企業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融資需求,並通過國家再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全面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以“建‘工’鏈融”行動,做“強鏈、補鏈、延鏈”的“粘合劑”,形成覆蓋全産業鏈上下游各環節的供應鏈産品體系,同業首創脫核鏈貸産品,着力解決産業鏈資金錯配問題;以“建‘工’集群”行動,做産業集群的“驅動器”,通過“一群一策”,提供覆蓋G、B、C三端的綜合化服務,創新集群快貸專屬産品,促進先進製造業集群加快邁向中高端;以“建‘工’跨境”行動,做企業“走出去”的“加速器”,充分發揮全球網絡布局和跨境金融服務優勢,為企業提供綜合化金融解決方案,成為企業“走出去”的堅強後盾和可靠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