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經濟脈動與個體經營交織的當下,小微企業始終承載着市井煙火與民生溫度,卻也常面臨資金、資源與信心的多重考驗。它們不喧嘩,卻有力;不張揚,卻堅韌。為助力小微企業的創新經營和推廣發展,在北京市朝陽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北京市朝陽區金融工作事務中心指導下,中信百信銀行攜手新華網發起“看見一百個信心的朝向”公益推廣計劃,依託政府指導、金融助力與媒體傳播的三方協同,為小微企業提供從政策對接、資源賦能到品牌發聲的多維支持。每一位努力打拼的創業者都值得被看見。本期,讓我們走進徽憶餐廳老闆陶勇的徽菜記憶,看見一百個信心的朝向。
在北京朝陽區經營徽憶餐廳的老闆陶勇,作為土生土長的安徽人,從小就對家鄉美食有着深厚的喜愛。每天清晨,他都會親自前往市場採購食材。陶勇説:“想做好安徽菜,食材是重中之重,只有好的食材才能突出家鄉的味道。”

從後廚到前廳,陶勇幾乎事事親力親為。他總説:“我就是餐廳的一塊磚,哪需要哪搬。”然而,陶勇的開店之路並非一帆風順。開業初期,餐廳客源不穩,團隊管理也成為一大難題。他坦言:“管理人比管理菜難太多了。”那段時間,餐廳資金緊張、人手不足,一度讓他壓力倍增。

面對創業過程中的多重挑戰,陶勇不僅獲得了供貨商的支持,也真切地感受到政府的助力和中信百信銀行的幫扶支持。“2020年,政府給我們免了將近半年的房租,減輕了租金壓力。後來,中信百信銀行又提供了‘創業擔保貸’,相當於給企業注入了生命力,而且是免擔保的,利息又非常低,當時一個星期就辦下來了。”陶勇認為,“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幫助,我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餐飲的經營上。”
“這些暖心的事情攢着,覺得所有的坎都能扛過去。”陶勇堅信,“我開餐廳不是為了賺多少錢,而是想讓更多人記住徽菜的味道。”於他而言,信心,是藏在每一筆用心的記錄和每一位顧客的認可中。

在政策與金融活水的共同助力下,徽憶餐廳穩步前行。中信百信銀行始終關注小微企業在資金周轉中“用款短、頻次高、需求急”的痛點,為小微企業提供“創業擔保貸”“生意貸”等“懂生意”的金融服務,為小微企業“搭把手”,讓創業不等“貸”,讓金融活水精準滴灌到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看見一百個信心的朝向”, 不僅是一次見證,更是在小微企業經營日常中的一路陪伴,在晨光熹微時的篤定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