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新坐標|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深化農信社改革 增強服務實體經濟水平-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10/15 16:04:24
來源:新華網

五年新坐標|江蘇農商聯合銀行:深化農信社改革 增強服務實體經濟水平

字體:

  新華網北京10月15日電(劉睿祎)十四五期間,江蘇農信系統平衡好規模、質量、效益、結構,在市場競爭與能力瓶頸的雙重壓力下,優化體制機制,提升創新活力,完成了從省聯社到農商聯合銀行的改革,着力發揮系統協同和規模經濟優勢,聚焦破解制約可持續發展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和周期性問題,努力探索系統性的落地解決方案,重塑行業核心競爭優勢,不斷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水平。

  截至六月末,江蘇農商聯合銀行資産規模跨兩個萬億台階,達 5.04萬億元,實體貸款餘額增加1.32萬億元,達3.25萬億元,累計服務各類經營主體超1000萬戶,不良貸款率從1.68%降至1.21%,撥備覆蓋率從268.5%提升至327.4%,資産質量進一步夯實,風險抵禦能力持續加強。

  信貸投放支持實體經濟加大

  “十四五”期間,該省農商銀行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服務實體經濟工作要求,貸款投放總量、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以及民營企業貸款、製造業貸款均位居江蘇省同業首位,是目前江蘇省唯一一家貸款餘額突破3萬億元的銀行機構,用佔江蘇省近1/8的貸款份額,發放了江蘇省近1/4的小微企業貸款、1/5的涉農貸款、1/6的製造業貸款和100%的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十四五”期間累計發放實體貸款13萬億元。

  一是積極落實支農發展政策。印發《關於認真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 全力為加快建設新時代魚米之鄉提供金融支持的實施意見》,&&支持服務鄉村建設行動指導意見、支持江蘇省經濟薄弱村提升行動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持續推動支農服務增量、擴面、降本、提質。“十四五”期間,累計發放涉農貸款9.5萬億元、鄉村建設領域貸款3600億元。創新推出農戶普惠小額信用貸款産品“富農易貸”,連續四年列入省委一號文件推廣實施,入選全國“2021年金融支農十大典型案例”。“十四五”期間,累計投放“富農易貸”4800億元,實現對江蘇省鄉鎮和行政村服務的全覆蓋。

  二是重點支持經營主體發展。用好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人員眾多、點多面廣、人熟地熟等稟賦優勢,大力推進“整村、整圈、整企、整園”走訪對接,做好農戶、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主、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各類市場經營主體的金融服務,通過實施名單制管理和網格化服務,推動實現有效增戶擴面。“十四五”期間,累計服務各類經營主體超1000萬戶。

  三是精準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壯大。連續多年深入開展以“大走訪、送服務”為主題的勞動競賽活動,將民營企業貸款投放納入年度經營考評指標,聯合省發改委創新推出“民營信用貸”專項産品,主動“破題”民企信用融資需求。“十四五”期間,累計投放民營企業貸款11.6萬億元。

  四是全力支持小微企業更好發展。&&支持小微企業續貸專項政策,用好省普惠金融風險補償基金項下“小微貸”産品,落實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發放“推薦清單”內小微企業貸款規模位居江蘇省首位。“十四五”期間,累計投放小微企業貸款14.3萬億元。

  五是穩步推進科技金融發展。印發《科技金融綜合服務方案》,用好省級“科技創新企業首貸貼息貸款”政策,根據科技型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特點與需求,創新推出知識産權貸、掛牌企業貸、孵化貸等多項産品,提供債券承銷、“貸款+認股權”等專項服務,助力科技企業産業整合、技術升級、拓展市場。“十四五”期間,累計投放科技型企業貸款1.6萬億元。

  六是支持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做好對江蘇省16個先進製造業集群、“産業強鏈”以及單項冠軍企業等信貸支持服務,明確年度製造業貸款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投放目標,擴大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信用貸款規模。“十四五”期間,累計投放製造業貸款5.3萬億元。

  普惠金融服務質效不斷提升

  江蘇農商銀行系統始終堅守金融為民初心,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一是突出黨建引領。一體推進行業黨組織垂直管理、黨建制度規範建設的同時,培育創建“紅鼎”行業黨建工作品牌,打造江蘇農商特色黨建高地和集群效應,以系統思維和科學方法抓黨建促發展。江蘇省農商行1900個黨組織與1.1萬個地方黨組織開展黨建共建,覆蓋40多家政府部門、1300多家園區、校區、協會,42家農商行實現縣、鎮、村三級共建全覆蓋,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紅色動能”。同時,聯合銀行牽頭與省農業農村廳等近40家省級單位、13個設區市政府簽署了戰略協議,形成“一份協議+一場會議+一個産品+一個小組”的有效合作服務模式,聯合推出“鄉旅E貸”“科技人才創業貸”“重點産業鏈貸”等多款省級創新産品,助力基層農商行更加精準服務。

  二是聚焦做小做散能力建設。近年來,花大力氣全方位推動優化組織架構、流程管理、績效考核和隊伍建設,形成標準化的“大數據+鐵腳板+網格化”展業模式。在標杆經驗萃取的基礎上,全系統有序推廣 “三台六崗”信貸模式轉型,推動信貸業務流程切塊、責任劃斷。用好用活移動展業&&、大數據風控、預授信模型等工具支撐,打造跨條線、全渠道客群運營模式,系統開發涵蓋營銷話術、風險識別、合規操作等標準化培訓課程體系,助力基層農商行更好營銷展業。自2023年6月上線以來,支撐江蘇省客戶經理累計面訪客戶155萬次,完成授信續期81.3萬戶、2881億元。實現小微企業“3小時授信、30分鐘簽約、15分鐘提款”。

  三是創新建設普惠金融服務點。江蘇省農商行建設1.25萬餘個農村普惠金融服務點,通過服務點辦理小額取現、轉賬匯款、繳納水電費、非稅繳納等基礎金融業務,提供貸款諮詢、保險購買等綜合金融服務,有效提升農村普惠金融可得性和滿意度。“十四五”期間,江蘇省農商行不斷強化普惠服務點價值創造,積極開展政務、村務、商務、金融服務“四務融合”的金融便民服務示範點建設,做好“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文章。近年來,依託服務點開展社區團購、義診義剪等公益活動5167場。新增“四務融合”示範點856家,累計已達2119家。所有示範點累計發生交易888.5萬筆、金額54.2億元,服務76.7萬人,點月均交易524筆、金額31.9萬元。普惠金融服務基礎進一步增強。

  四是創新開展“E路有我”&&服務。“E路有我”是江蘇農商聯合銀行積極打造的具有江蘇省特色的互聯網金融網絡&&,以聚焦江蘇本地農産品為主,打造線上助農&&、線下生活場景,致力於服務三農,彰顯江蘇省農商行“深化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責任擔當。自2020年起,聚力打造“大美江蘇鄉村行”直播品牌,聯動江蘇省農商行積極開展農特産品銷售,拓寬農戶銷售渠道。經過5年多運營,“E路有我”“大美江蘇鄉村行”品牌影響力顯著增強,農商行影響力和美譽度大幅提升,在省內各級政府、全國農信系統、監管部門和社會群眾中獲得好評。此外,在初期的農特産品直播基礎上,逐漸延伸出反洗錢防電信詐騙的金融直播和高考志願填報諮詢宣傳等公益直播。截至2025年8月底已累計舉辦直播295場,觀看超3800萬人次,帶貨100余萬件。

  江蘇農商聯合銀行將進一步深化改革,厘清履職邊界,既要在加強黨的領導、規範股權和行業治理、提供行業服務、強化風險管控方面不缺位,也要在自身以及農商行開展經營管理活動中不越位,充分尊重農商行經營自主權,改進管理服務水平,全面提升江蘇省農商行高質量發展水平。

【糾錯】 【責任編輯: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