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全球氣候變化的加劇與“雙碳”目標的推進,綠色金融正成為支持中國經濟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中信銀行積極響應國家綠色金融政策、推動企業低碳轉型,依託其獨特的産品服務體系和創新思維,不僅在綠色金融市場探索特色實踐,也為企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雙碳”浪潮 金融何為?
自2020年中國提出“雙碳”目標以來,減碳控排已成為國家部署的核心任務之一。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國家金融發展戰略框架明確提出金融“五篇大文章”, 其中綠色金融作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要素,為推動其體系建設,相關政策不斷&&,旨在通過金融力量支持企業可持續發展,並在經濟轉型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作為國家金融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綠色金融不僅需要為企業提供融資支持,還要提供系統的綠色轉型服務方案,幫助企業有目標、有方法地降低碳排放。中信銀行作為中信集團的重要金融子公司,深刻理解綠色金融的戰略意義,致力於通過綠色金融創新支持實體經濟的綠色轉型。依託中信集團在綠色發展領域的資源,中信銀行形成了“金融+産業”“科技+智庫”的協同服務模式,並通過“綠色金融+碳管理+産融協同”一站式服務模式,為企業客戶提供涵蓋綠色金融、“雙碳”服務、綠色産業等全方位、多元化的協同服務內容。截至2025年6月末,中信銀行綠色信貸餘額達7014.15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
特色化服務體系屢創首單優秀案例
激活“産融協同”生態,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
中信銀行綠色金融産品體系採用“1+N+N”模式,即以母行信貸服務為核心,通過與銀行子公司、中信集糰子公司協同合作,能為企業客戶提供綠色貸款、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綠色基金、綠色租賃等多種金融工具,以及全面、靈活、定制化的綠色金融綜合服務。無論是中信證券的碳交易服務,中信建投證券的綠色股權融資,還是中信環境的環保技術,中信諮詢、中信建設的綠色園區規劃,中信控股的“燈塔工廠”數字化服務,均可通過工具組合作為解決方案,滿足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綠色轉型需求。“1+N+N”模式有效支撐了中信銀行為企業提供集“融資+融智+産業技術”於一體的全生命周期綜合解決方案。
産融協同盤活綠色資産:廣州分行“綠色+碳中和+鄉村振興”類REITs投資。
某國企新能源企業致力於分佈式光伏項目的投資與運營。隨着企業快速發展,企業面臨存量資産盤活與資金流動性的雙重壓力,亟需通過資産證券化實現綠色轉型與經濟效益的雙重目標。然而,由於該類資産支持計劃在市場上缺乏先例,企業融資渠道受限,面臨發行不確定性較高的難題。
中信銀行廣州分行積極響應,聯合中信證券、信銀理財等集團內單位組建“中信聯合艦隊”,將金融服務與綠色轉型深度融合。通過多方協同合作,為客戶制定特色融資方案。在此方案中,新能源企業將其分佈式光伏項目的股權轉讓至資産支持專項計劃(以下簡稱“類REITs”)。其中,中信證券協助企業與深交所溝通,成功推動獲批發行以分佈式光伏為基礎資産的類REITs專項計劃;信銀理財作為戰略投資者參與認購;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則提供全程資金賬戶監管與結算服務,確保資金閉環運作與風險可控。此項目創新採用“REITs發行投資+賬戶結算管理”的組合模式,解決了企業在資産證券化過程中的融資難題,實現發行規模達6.94億元的卓越成績,成為深交所首單戶用分佈式光伏類REITs,也是首單融合“綠色+碳中和+鄉村振興”三大主題的地方國企類REITs産品。經測算,該項目運營期內預計年減排二氧化碳16.64萬噸。
此次合作不僅為客戶提供了創新的資産盤活路徑,也證明了中信銀行産融協同服務機制的高效與專業,為新能源基礎設施領域的金融創新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優秀樣本。
創新ESG激勵引導機制,讓綠色表現“可變現”。
中信銀行並非被動提供産品,而是主動引導企業綠色發展。今年由總行制定推行的《中信銀行可持續挂鉤貸款業務管理辦法(試行)》,正是這一戰略理念的制度化體現,使中信銀行成為國內較早系統化建立可持續挂鉤貸款管理制度的商業銀行之一。其核心創新在於建立了將企業ESG表現和貸款利率挂鉤的機制:企業通過達成預設的ESG目標(例如單位營收碳排放下降率),即可獲得實質性的利率優惠,將環境效益直接轉化為財務收益。這一機制將銀行從“資金提供方”轉變為“綠色轉型合夥人”,充分體現了對實體經濟低碳發展的正向牽引。
從技術改造到融資減負:中信銀行南京分行碳足跡挂鉤貸款。
隨着“雙碳”目標相關政策對於八大高碳排行業的要求,高度依賴能源的某化石企業面臨着高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挑戰。企業需要通過技術改造降低碳排放,但傳統融資方式難以支持這一轉型,是否有其他可行的融資途徑可供選擇成為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難題。
中信銀行南京分行據此在可持續挂鉤貸款基礎上,首創推出“利率浮動-碳效對賭”機制,將企業的碳排放與貸款利率挂鉤,以利率優惠充分激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降低碳排放強度。這種“減排即降本”的金融設計,將環境效益直接轉化為財務收益,形成“技術升級-碳效提升-融資成本下降”的良性循環。
該創新貸款産品成功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並推動了企業通過綠色技術改造降低碳排放,幫助企業提升其市場競爭力,為高能耗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可行的金融支持模式。
打造“綠色低碳&&”抓手,深耕客戶與數據價值。
中信銀行尤其注重企業碳管理需求,在傳統綠色融資服務之上,中信銀行依託中信集團的技術與智庫資源,搭建碳管理服務體系,涵蓋碳諮詢、碳核算、碳資産開發、碳交易、碳金融、碳普惠等方面,為企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碳管理服務。今年中信銀行開發了“綠色低碳&&”,這不僅是服務客戶的工具,更是重要的營銷觸點和數據中&。中信銀行通過構建企業碳數據的“護城河”,為未來開發更精準的金融産品、進行風險定價打下堅實基礎。同時,通過綠色低碳&&、可持續挂鉤貸款、碳減排融資等工具,有效支持了企業量化碳排放強度,提供針對性融資支持方案,從而推動企業的綠色低碳發展。
跨部門協同落地綠色金融提升ESG表現:合肥分行可持續挂鉤貸款。
某新能源動力電池企業積極推動綠色轉型,注重提升自身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表現,同時希望通過履行社會責任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實現可持續發展與商業增長的齊頭並進,穩固其行業地位。
在業務對接過程中,中信銀行合肥分行充分發揮內部協同機制,聯動總分行多個部門,並與企業ESG及融資團隊緊密協作。通過深入分析企業ESG核心議題與減排潛力,雙方共同設定了與溫室氣體排放強度挂鉤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並約定如企業達成既定減排目標,即可享受相應的利率優惠。
此筆貸款不僅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更激發了企業內部多部門協同參與減排的積極性,從生産運營、技術升級到管理優化等多個環節共同助力碳減排目標的實現。中信銀行通過高效的跨部門協作與資源整合,持續賦能分行業務落地,為各地企業綠色轉型提供堅實支撐。
未來已來 金融與實業的綠色共生
中信銀行的綠色金融戰略不僅體現了在“雙碳”目標背景下的責任擔當,更是其在全球綠色金融浪潮中的主動布局。中信銀行通過綠色金融産品與服務創新,成功推動了企業低碳轉型和可持續發展。無論是通過REITs創新模式支持新能源産業,還是通過碳足跡挂鉤貸款推動高碳行業轉型,都展示了其在綠色金融領域勇於創新的魄力以及在行業中的領導地位。
未來,隨着我國綠色金融領域的進一步發展,中信銀行將繼續深化綠色金融戰略,聯動集糰子公司及外部合作夥伴的協同合作,以産品創新、技術應用和市場拓展為抓手,推動更多綠色金融産品落地。中信銀行不僅要做企業綠色轉型的“資金提供者”,更致力於成為共建低碳未來的“數據夥伴”和“生態共建者”,持續引領中國綠色金融的創新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