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在科技強國建設的豪邁征途中,興業銀行發揮特色優勢,奮力書寫科技金融大文章:2021年末至2025年6月末,科技金融融資餘額從2300余億元增至11000余億元,增幅超350%;科技金融客戶從9萬餘戶增至34萬餘戶,增幅超250%。
戰略引領 點燃科技金融新引擎
“十四五”以來,我國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創新這一關鍵引擎,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引領新質生産力蓬勃發展。
2022年,興業銀行就敏銳把握大勢,順應“房地産—基建—金融”舊三角循環向“科技—産業—金融”新三角循環轉變趨勢,將科創金融作為重點布局的“五大新賽道”之一。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興業銀行完成“科創金融”向“科技金融”的理念嬗變,正式邁入高標準建設階段。2024年,進一步提出將科技金融打造成為“第四張名片”。今年,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正式批復興業銀行籌建興銀金融資産投資有限公司,這是股份制銀行拿下的AIC牌照,將極大增強興業銀行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更好促進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深度融合。
“十四五”以來,興業銀行持續提升科技金融戰略高度,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服務體系……一步步搭建四梁八柱,夯實科技金融高質量發展底座。如今,興業銀行已形成“1+20+150”經營管理體系,即1個總行科技金融工作領導小組、20家深入科創高地的科技金融重點分行和150家扎根區域與行業的科技特色支行,在全國織就一張廣泛的科技金融服務網。
在完善組織架構與網絡布局的基礎上,興業銀行進一步細化科技金融業務運營邏輯,繼續強化“四化”建設,即客群運營專業化、生態建設標準化、營銷工具體系化、風險機制差異化,為新質生産力發展注入興業動能。
截至2025年6月末,興業銀行合作科技金融客戶較上年末增長超6%;科技金融融資餘額較上年末增長超14%;科技金融貸款餘額位列股份制銀行靠前,較上年末增長超14%。
體系變革 完善全生命周期專業服務
“我們一路走來,每一步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上海一家醫療科技企業正是興業銀行“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的受益者。興業銀行上海分行通過“技術流”為企業提供了1000萬元信貸資金,保障企業上萬台智能超聲設備按時生産。“‘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就像金融領域的CT,能穿透企業財務數據表象,透視企業真實的技術含金量。”興業銀行上海分行相關人士説。
這種穿透式金融支持方式,正是興業銀行2022年聚焦科創企業規模小、資産輕、增信手段有限等痛點,創新推出的“技術流”授信評價體系。相較於傳統以企業財務狀況為依據的“資金流”評價體系,“技術流”評價體系着重考察企業“軟實力”,推動科技創新在金融領域的信用化,為科創企業越過初創期、走向“爆發式增長”搭橋鋪路。
從看過去看現狀,到看未來看潛力,“技術流”評價體系不斷迭代更新,已成為興業銀行服務科創企業、加快布局新賽道的重要利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興業銀行通過“技術流”已累計審批金額近5000億元,投放金額超2000億元。
在浙江台州灣,吉利以星空智聯布局衛星網絡賽道,以造車的方式批量造衛星,從成立之初,興業銀行就與星空智聯結下了深厚的情緣。該公司CFO&&:“興業銀行積極主動上門服務,發現需求、解決需求。從企業角度來説,給我們節約了大量時間和人力成本。”
興業銀行的及時到位服務,源於近年來不斷打磨完善的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該行針對科創企業不同生命周期差異化金融服務需求,提供“線上+線下”“商行+投行”“金融+非金融”一體化服務方案。
據介紹,當科創企業還是一株小苗時,興業銀行以面向企業的股權、債權、擔保等多層次風險分擔融資服務,和面向企業人才的高科技人才創業貸款、興速貸(保證增信專屬)等專屬信貸産品,全力呵護小苗扎根沃土;當科技企業快速成長時,工業廠房貸款、項目貸款、票證函、供應鏈融資等一系列産品全力以赴,為小苗長成大樹輸送充足養分。而當企業進入成熟期,興業銀行準備了並購貸款、銀團貸款、債券發行等融資服務,為企業從金字塔“腰部”向“塔尖”晉級蓄力。當企業已經上市或正衝刺上市時,興業銀行將充分發揮集團牌照優勢,提供股票質押、可轉債融資、定增融資、戰略配售、股權激勵等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推動企業攀登下一個産業高峰。
開放共建 打造五鏈融合生態圈
從科技公司的代碼語言到生物醫藥的基因編輯,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研發到新材料企業的納米研究,科技創新的海洋浩瀚無邊。“十四五”以來,興業銀行延伸科技金融服務鏈條,不斷從網點走向實驗室,從樓宇走向生産線,推動“産學研用金”深度融合,持續完善科技金融六大支撐體系——生態夥伴、專業研究、産品服務、風險管理、考核評價與科技支持。
其中“生態夥伴”被置於首位。圍繞“政策鏈、創新鏈、資本鏈、産業鏈、人才鏈”五鏈融合,興業銀行積極打造“科技金融生態圈”,目前已鏈結超3萬個合作夥伴,涵蓋政府、高校、園區、投資機構、律所及各類服務機構。報告期內,“與興同行”專項生態鏈活動持續深化,強化與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交易所和股權投資機構等的合作,逐步樹立起科技金融生態服務品牌。2024年6月,興業銀行深圳分行成功入選《廣東省科技金融典型案例》,成為“與興同行·科技金融生態夥伴體系”的區域實踐標杆。
我國幅員遼闊,地方資源稟賦、産業基礎、創新能力等因素各有不同,服務科技創新必須因地制宜、因行施策。興業銀行將“區域+行業”經營作為科技金融的重要發展策略,發揮研究優勢,整合行內外力量建立“行業專家庫”,強化業研融合、研究先行,將金融科技的觸角伸向産業前沿。
近年來,量子科技産業化迎來“加速跑”,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頂尖科研機構,安徽在國家量子科技布局中佔據核心地位。興業銀行合肥分行主動組建專業研究團隊,通過走訪量子領軍企業、中國科技大學量子研究團隊和政府相關部門等深入調研安徽省量子産業。經過專業“充電”後,興業銀行合肥分行金融服務能力得到了企業認可。目前,合肥分行已實現當地量子科技産業領軍企業合作全覆蓋,樹立了興業銀行前瞻性、專業性服務未來産業的良好口碑。
目前這一套研究賦能、“區域+行業”經營體系正成為興業銀行鍛造科技金融“第四張名片”的底氣。在日新月異的科技大潮中,興業銀行加速推出“區域+行業”研究成果,推動差異化政策和專屬合作模式落地,組建“行業研究員+産品經理+風險經理+客戶經理”作戰團隊,為不同地區、不同行業提供差異化、定制化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