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個人消費貸款貼息政策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日前正式落地。8月13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和《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有關情況,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等四部門相關負責人聯合進行解讀。
8月12日,上述兩項貼息政策發布。根據實施方案,兩項政策在貼息比例設定上保持一致:年貼息比例均為1個百分點,且貼息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90%、省級財政承擔10%。
“對居民個人消費貸款和消費領域的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實施貼息政策,這是中央層面首次實施,稱之為消費貸款領域的又一次‘國補’是非常形象的。”財政部副部長廖岷&&,這是公共資金和金融工具結合産生的撬動效應,這些政策可以和正在實施的消費者以舊換新補貼等政策形成“組合拳”,讓人民群眾在消費過程中得到“國補”更多的實惠。
對此,財政部金融司司長於紅解釋稱,兩項貼息政策涉及的側重點都是廣覆蓋、低門檻,也沒有設置複雜的申請程序,盡量讓大家做到“省錢又省心”,只需要滿足一些基本的、必要的條件,就可享受政策的支持,確保精準發揮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政策效果。比如,服務業經營主體貸款貼息的條件,核心是要將貸款資金用於經營活動。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中國人民銀行設立了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激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消費領域信貸供給,而新的貼息政策也將與這一金融政策發揮聯動效應。
“消費貸款利率由銀行綜合考慮資金成本、管理成本、風險溢價等因素,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確定,貼息部分由財政資金直接補貼給老百姓,在支持提振和擴大消費的同時,也兼顧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可持續性。”中國人民銀行信貸市場司負責人車士義透露,中國人民銀行將配合財政部等部門抓好政策落實,強化政策合力,全力做好金融支持消費工作。
談及為何將此次貼息比例定在1個百分點,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首席專家曾剛&&,從政策設計來看,年貼息比例1個百分點屬於溫和適中的政策力度。這一標準既體現了財政政策的積極性,又保持了政策的可持續性。對比歷史上類似政策,1個百分點的貼息幅度處於合理區間,既能産生實質性的成本降低效果,又避免了過度刺激可能帶來的副作用。
在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李旭紅看來,消費貸款的利息現在由財政貼息,這可以降低利息成本,老百姓對於各方面的民生支出、消費意願也會更強,生活也將得到進一步改善。這也體現出我國以民生為導向的財政政策方向。
監管部門也將進一步防範貼息資金套取挪用風險。為保證相關政策的有效落實,廖岷&&,貸款經辦機構對借款人授信時,要基於借款人的真實需求和信用狀況,不得借貼息政策誘導消費者進行借貸。對於“專款專用”的財政貼息資金,財政部門也建立了與政府部門和經辦機構之間的溝通&&機制,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貼息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政策執行期滿後,將會同金融監管總局,組織對貸款經辦機構貼息資金的申請、審核、清算等情況開展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