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7月7日電(唐濱妮)在青海海南州共和縣,當清晨的陽光灑在藍灰色的光伏板上,總有羊群穿梭其間,昔日荒漠演變為“綠電+生態+民生”的協同樣本;在雲南,200億元保險資金支持的滇中引水工程,讓1500萬群眾直接受益;在北京,7800萬元投資保障房REITs解決市民住房困難……一幅幅服務民生的幸福圖景,成為中國人壽金融活水精準滴灌、普惠賦能的生動注解。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辦公廳、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強調,建設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要求相適應的又普又惠的普惠金融服務模式。作為國有大型金融機構,中國人壽如何將“保險姓保”理念轉化為服務民生的生動實踐?近日,新華網實地走訪青海多地後,發現中國人壽與國家戰略同頻、與人民生活共振的切實舉措。截至2024年末,中國人壽全集團保險資金直接服務實體經濟存量投資規模約5萬億元。作為集團旗下保險資金運用的主&&,中國人壽資産公司投資支持社會民生領域建設規模超過2400億元,較“十四五”規劃期初提升1500億元左右,增速達160%。
90億元耐心資本的黃河使命
來到龍羊峽水電站,可見“萬里黃河第一壩”的壩碑。
“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上世紀80年代,黃河上游一顆明珠——龍羊峽水電站建成,其位於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與貴南縣交界的龍羊峽谷入口,是黃河干流上的第一座大型電站,承擔着下游沿黃九省(區)灌溉、防洪、防凌和供水等綜合利用任務。
多年來,龍羊峽水電站因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因其治理黃河的“龍頭”地位和開發水電資源的獨特優勢備受關注。作為黃河上庫容最大、調節性能最優的“水塔”,龍羊峽水電站極大減輕了下游防洪壓力,築牢人民群眾生命財産安全和兩岸人畜飲水安全底線。此外,其助力下游省區灌溉保證率從56%躍升至80%,實現沿黃9省(區)承擔全國糧食供給佔比約13.4%。
龍羊峽水電站。新華網唐濱妮 攝
“自2022年電器主接線及363千伏GIS設備改造工程正式投入運營後,電站自身發電升壓系統的安全性能和對西北電網供電、調頻的穩定性大幅增強。”據介紹,青海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青海黃河公司”)始終秉持“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的發展理念,依託大型電站建設,做好移民安置工作,公共服務設施和道路、橋梁、水利等基礎設施呈跨越式進步,庫區移民搬遷後生産生活條件得到了明顯改善,實現經濟效益與扶貧效益相統一。
2017年,中國人壽以80億元投資支持青海黃河公司。2019年,再以90億元股權投資領投青海黃河公司項目,以保險資金周期長、穩定性高等優勢有效匹配電力清潔能源産業投資資金密集性、收益穩定性以及投入産出長期性的特點需求,為像龍羊峽水電站這樣惠澤千秋的民生工程源源不斷地輸入發展動能。
“光伏羊”背後的民生智慧
在位於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海南州生態光伏園,“牧光互補”模式成為金融賦能民生的生動解讀。
曾經高寒風大、人跡罕至的荒山峽谷之地,已變成全國首個千萬千瓦級太陽能生態發電園,也是目前全球集中發電規模最大的光伏電站群。翻天覆地的改變,得益於中國人壽保險資金助力下青海黃河公司等光伏企業的積極作為。
共和光伏産業園。國壽資産供圖
生態修復方面,青海黃河公司致力於清潔能源開發,開展光伏電站生態環境研究,以光伏産業帶動高原生態文明建設、積極探索“光伏+治沙”“光伏+生態治理”新模式。例如,通過鋪設光伏板以起到降低地表風速和水分蒸發的效用,同時清洗水源還可反哺土壤。光伏子陣區植被覆蓋率提升80%,荒漠化土地縮減100平方公里。
綠意的拓展帶來産業創新,光伏企業聘請當地牧民擔任“光伏羊倌”,羊群啃食板下雜草,既降低企業維護成本,又使牧民戶均年增收數萬元。此舉使“光伏羊”成為知名品牌,並實現“綠電+生態+民生”三贏局面。
技術引領方面,青海黃河公司配套建設貢瑪儲能電站,總裝機規模180兆瓦/720兆瓦時,是“青豫直流”外送通道的重要配套支撐項目,被譽為“超級充電寶”,已於5月30日完成並網,這意味着青海黃河公司目前最大容量集中式儲能電站建成投運。至此,青海黃河公司儲能裝機容量增加至473兆瓦/1168.23兆瓦時。據悉,貢瑪儲能電站投産後將與新能源聯合互補運行,有效提高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為“青豫直流”外送通道的新能源消納與電力系統安全注入“硬核”支撐,形成有力保障。
貢瑪儲能電站。國壽資産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壽資産公司還通過設立美麗鄉村(丹江口)産業基金會,相繼投資了陜西、甘肅、吉林三個鄉村的光伏産業項目建設,提供多項就業崗位,支持當地畜牧業發展,為567戶脫貧戶每戶年均增收3000元。據悉,2024年該基金已投項目提供就業崗位合計約570個,崗位月均收入3000-5000元。
讓金融資源隨民生需求鏈流動
青海黃河公司股權投資項目,是中國人壽錨定國家戰略支持和關係民生保障的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投資工作部署,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改善人民日常生活的工作縮影。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不僅是價值取向,更是實踐要求。”中國人壽資産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趙峻&&,普惠金融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金融領域最直接的體現,保障民生、服務社會是保險資金與生俱來的使命。截至2025年3月末,該公司系統內受託賬戶普惠投資存量規模超1300億元。
“我們始終堅持“研究驅動投資”理念,致力於打造民生投資新標杆。”中國人壽資産公司黨委委員、副總裁趙暉&&,截至2025年一季度,中國人壽資産公司合併管理資産規模超6.3萬億元,管理第三方資産規模近9000億元,服務實體經濟規模近4萬億元,成為踐行普惠金融的示範樣本。
為確保保險資金精準流向民生領域,中國人壽資産公司建立了覆蓋“投前篩選-投中決策-投後管理”的全流程機制,並在“醫”食住行、消費、能源保障、助力小微企業等民生關鍵領域積極布局:
醫療健康方面,4900萬元投資醫藥行業REITs,進一步提高基層地區藥品供應保障能力。
糧食安全方面,設立30億元“中國人壽-中糧1號股權投資計劃”,支持品牌糧油加工産能擴建、技術與裝備升級等。
用水保障方面,發起設立200億元“中國人壽-雲南國企改革發展股權投資計劃”,創新“央地協同發展”模式支持滇中引水工程,直接惠及1500萬人口,預計帶動工業增加值5000億元。
住房保障方面,7800萬元投資住房保障REITs,通過盤活存量資産為北京保障房事業發展提供長期資金,有效緩解城市住房供需矛盾。
交通出行方面,發起設立10億元“中國人壽-青島發展債權投資計劃”、42.12億元投資“安江高速持有型不動産資産支持專項計劃”、14.2億元支持清西大橋運營建設。
特色消費方面,4850萬元注資農貿市場REITs,激活福州150余間交易店面、300個農産品交易攤位。
能源供應方面,受託200億元入股中石化川氣東送項目,該工程跨越6省2市、全長2229千米,設計年輸氣能力120億立方米,近2億百姓由此用上清潔穩定的天然氣。
助力民營小微企業方面,通過1.87億元“三一租賃智能裝備資産支持專項計劃”、2.96億元“徐工租賃資産支持專項計劃”和“中國人壽-創保供應鏈1號資産支持計劃”積極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大力盤活存量資産,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同時,發起設立的118億元“中國人壽-滬發1號股權投資計劃”和50億元“中國人壽-北京科創股權投資計劃”,以S份額方式投資目標基金,為民營經濟在戰略性新興産業中的崛起提供堅實助力。
中國人壽深知民生項目需要長期陪伴,正如其“一個國壽 一生守護”的經營理念。這家金融央企的投資邏輯是讓金融資源沿着民生需求鏈流動,其正以長期資本滋養“綠水青山”,以金融活水潤澤百姓生活,這一創新實踐,為普惠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鮮活樣本,在護航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書寫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