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2月19日電(唐濱妮)近日,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的批復文件,核準於泳中國人壽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資産”)總裁的任職資格。
行業履歷豐富 注重長期價值創造
公開資料顯示,於泳擁有豐富深厚的行業從業經歷。他曾先後就職於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産管理有限公司。
於泳自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任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公司市場總監(副總經理級)。2010年2月至2016年4月在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先後任黨委委員、總裁助理和黨委委員、副總裁。於泳在2016年加入國壽資産,曾任國壽資産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總裁、總裁助理等職務。此外,他還擔任國壽資産旗下國壽安保基金董事長。2024年1月,據國壽安保基金髮佈公告,選舉於泳為公司董事長。
重視發揮險資作用 提升核心競爭力
保險資金是我國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在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保障市場穩健運行、增加市場透明度和規範性等方面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進入國壽資産9年以來,於泳持續推動該機構提升在規模、業績、效益、創新、品牌等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在近年來出席公開活動及接受採訪時,透出他對於服務國家大局、爭創一流投資機構的理解。在國壽資産成立20周年之際,於泳接受新華網採訪時&&:“20年來,我們從初創探索到行業引領,專業能力不斷提升,綜合實力顯著增強。我想我們靠的就是始終堅持大局觀,積極投身國家發展建設,把準了時代方位,牢牢把握金融央企投資主&&的根本定位、管理超大規模資金的現實定位、資本市場長期資金供給者的行業定位和行業頭雁的目標定位。”
2024年7月,在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研究專委會組織召開的“2024年二季度保險資金運用形勢分析會”上,於泳&&,資産配置是投資管理重要一環,對於追求絕對收益的保險投資尤為重要。保險資金資産配置要主動求變,持續升級投研能力和資負互動水平,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於泳認為,一是兼顧“穩”和“進”,從長期可持續角度出發開展短、中、長期資産配置規劃,平衡固收和權益類資産佔比,加強精細化投資管理,致力於實現穿越宏觀經濟周期的穩定收益。二是建立資産負債有效聯動機制,就中長期利率走勢等關鍵問題達成共識,促進保險産品結構優化,根據賬戶負債特點推進差異化配置與精細化管理。三是順應實體經濟發展和融資需求,創新投資模式和豐富産品體系,發揮“耐心資本”優勢,做到“資金-資本-資産”三資循環,賦能實體經濟和新質生産力發展。
新征程新起點 全力推進七大攻堅行動
國壽資産係中國人壽集團旗下子公司,管理資産突破6萬億元,涉足國內外公開市場、公募基金、另類投資等多個領域。2024年,國壽資産合併管理資産規模近6.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5%;服務實體經濟規模近3.8萬億元。
在Investment & Pensions Europe(IPE)發布“2024全球資管機構500強名單”中,國壽資産蟬聯中國榜首,位列全球第32位。
今年初,中國人壽集團召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大會暨2025年工作會議,並系統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的“333戰略”。
數天之後,國壽資産迅速召開2025年工作會議,提出推進七大攻堅行動,全面部署2025年工作任務。
會議強調,國壽資産將緊緊圍繞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金融保險集團建設新藍圖,以“333戰略”為方向指引,持續深化“四位一體”改革創新,全力推進七大攻堅行動。
這七大攻堅行動,包括以“黨建領航”謀全局,團結奮鬥凝聚改革發展合力;以“人才高地”為支撐,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以“投資提升”“三方啟新”“拓局迎變”為主體,增強主業核心功能、提升市場核心競爭力;以“數智引擎”和“風控築基”為保障,築牢高質量發展基石。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中國人壽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落實起步”之年。作為保險資管行業頭雁,國壽資産在新掌舵者的謀劃下,將如何推動價值創造能力與金融資源配置能力雙躍升,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