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沈冶重型裝備(瀋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沈冶”)車間,百餘米長的鋼材預處理線隆隆作響,數控精細等離子切割機、主梁加工專機、龍門柔性加工生産線等設備有序運作……面對這個有着80餘年深厚積澱的“老字號”從兩年前破産重整,到現在年營收超4億元的涅槃重生,郵儲人田甜的心裏泛起一段回憶的漣漪。
沈冶高級工程師為郵儲銀行客戶經理田甜講解“智能化鋁電解多功能天車”工作原理
2022年10月,在遼寧省工信部組織的一場專項銀企對接會上,沈冶集團董事長陳曉光説:“沈冶有着輝煌的歷史、核心的技術,我們有信心把它打造成百年裝備強企,希望得到各金融機構支持。”當時,已完成破産重組的沈冶集團剛剛恢復生産9個月,經營收入超過1億元。郵儲銀行遼寧省分行了解到沈冶仍然面臨較大資金缺口,關係到整個企業改革計劃能否繼續推行。為支持遼寧“老字號”裝備強企發展,也為增強域外資本投資瀋陽本地企業信心,郵儲人果斷開始助企融資。
第二天,客戶經理田甜就開始走訪企業和當地不動産登記、交易中心,連夜整理調研材料,奮戰12小時,快速將所需材料補齊。郵儲銀行遼寧省分行行領導、信用審批部現場走訪,提前溝通預授信方案。同時,緊急啟用綠色通道,優化平行作業流程,該分行信用審批部、普惠金融部等多部門高效聯動,推動貸款調查、審批、發放的高速銜接。不到半個月,一筆以沈冶關聯企業名下不動産為抵押的3000萬貸款便順利發放。郵儲銀行成為同業首家向沈冶施以援手的金融機構,這也是郵儲銀行遼寧省分行首筆頂額普惠貸款,全力護航沈冶重整。
在之後的日子,田甜幾乎每週都要到沈冶“探望”,財務運營是否遇到困難、新設備的准入情況怎麼樣、智能設備的研發進展如何……就這樣,田甜成為了企業的“老友”。時光是一場雙向奔赴,重整後的沈冶聚焦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創新研發智能化電解鋁多功能機組,不僅實現了天車的無人操控,更能遠程預警、智慧化遙感查驗各機組設備問題。這個工業的“擎天柱”,一“馬”當先,轉型升級,先後獲得專利528項,成為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隨着企業的逐步轉型,管理方式未能與時俱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企業發展的腳步。“我們的供應商相對零散,小到一個螺絲釘,大到鋼板,僅上游原材料商就達上千家,日常運營管理成本較大。”沈冶財務總監石娜説。
如何幫助企業高效運轉,解決企業日常運營難題,田甜立即想到了“郵儲易企營”,這是郵儲銀行為企業搭建的一個集財稅、薪酬、進銷存、發票、費控報銷、辦公於一體的管理&&,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提升效率、降本增效。在田甜的幫助下,沈冶的財務人員學會了操作使用,實現了賬戶、結算、融資聯動,有效提升了企業日常運營效率。沈冶財務部長谷荔説:“郵儲銀行‘易企營’是一個很便捷的&&,對財務部門的幫助很大,讓我們在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上都有了很大進步。”
不僅如此,考慮到企業超千家上游原料商、下游客戶,且資金用途明確、信譽度較高,田甜為協助企業開通了“E支用”功能,受託支付變更為自主支付,只要單筆不超過100萬,都可以線上支付,企業無需再到網點簽字,極大地幫助沈冶靈活掌握資金的支付節奏和使用方式,實現降本增效。
三天兩頭往企業跑是客戶經理田甜的日常。在她眼中,跑企業不是簡單的宣傳政策,而是為企業答疑解惑。“每家企業、每個階段的問題都不一樣,只有實時了解他們的想法、動態,才能為他們提供更優的服務方案。”田甜説。
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田甜對沈冶所需的原料、代表産品愈發地熟悉。2023年3月,田甜在服務一家鋼材企業時,了解到該企業要在長春建加工廠,需要購買天車。田甜立刻想到了擁有智能化電解鋁多功能機組的沈冶。通過仔細了解,田甜發現該鋼材企業生産的多種板材、鋼管都是適合沈冶的原材料。於是,她便向沈冶推薦了該鋼材企業。沒想到,雙方見面後,一拍即合,愉快達成了合作。
事後,沈冶董事長陳曉光説:“郵儲銀行在企業整個轉型周期提供了非常多的幫助,今後我們還要繼續加大合作,成為親密的‘朋友’”。
2024年沈冶重裝營收約3.5億元,經營狀況持續向好。這更加堅定了郵儲銀行瀋陽市分行重振“老字號”的決心,目前,郵儲銀行瀋陽市分行正在根據企業“專精特新”性質,為其增配2000萬元的“科創貸”,預計2025年一季度實現整體授信5000萬元額度,幫助企業更快步入發展“新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