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雅虎新聞網10月20日報道,2025年首爾國際航空航天暨軍工展覽會17日在京畿道城南市的首爾空軍基地開幕,韓國國産戰機KF-21“獵鷹”亮相此次展會。
KF-21由韓國航空宇宙産業公司研發。韓國計劃在2032年前部署120架KF-21,以淘汰老舊的F-5“虎”式戰鬥機和F-4“鬼怪”Ⅱ戰鬥機。
印尼也是KF-21的聯合研發國,韓國從合作之初就計劃向印尼等國出口該型號戰鬥機,這也讓KF-21在韓國國防工業中扮演着核心裝備的角色。
KF-21於2022年首飛,截至2025年10月已有6架原型機正在接受各種測試。該機首次面向公眾展出是在2023年舉行的上屆國際航空航天暨軍工展覽會上,不過當時仍處於研發階段,飛行動作對戰鬥機來説略顯保守。如今兩年過去了,在本屆展覽會上,KF-21的飛行風格發生了顯著變化,其激進的飛行動作點燃了到場觀眾的熱情。
此次試飛的是單座5號機,起飛後立即進行了大仰角爬升,隨後在場地上空進行了一系列翻滾旋轉,甚至完成了360度翻轉。此外,在高速飛行過程中,該戰機周身還出現了蒸汽錐(戰機等物體以超音速飛行突破音障時,周圍空氣中的水蒸氣因壓力驟降凝結形成的圓錐狀雲霧現象——本網注)。
與2023年的那次飛行相比,此次KF-21的飛行表演更具壓迫感,堪比F-16“戰隼”和F-15“鷹”式等現役戰鬥機的演示飛行。這證明KF-21的機動性和推力性能已非常成熟,展現出其研發工作正在順利推進。
航展上的戰機演示飛行無法讓人了解其性能全貌,KF-21也是如此。但是,考慮到近年來戰機研發進度延誤已是家常便飯,該機自首飛以來僅用兩年時間就取得如此進步實屬不易。
然而,KF-21項目並非一帆風順。韓國仍在與合作夥伴印尼就研發成本分攤和技術轉讓等問題進行談判。
首批服役的KF-21戰機將是名為“Block 1”的限量版,專注於空對空任務。而“Block 2”的研發工作還在進行中,該型號戰機將具備對地作戰能力,計劃於2028年後部署。KF-21的産量目標是120架,但韓國政府目前只簽訂了40架“Block 1”的合同,因此未來生産和部署計劃可能還會有所調整。
發展計劃包括將KF-21與“忠誠僚機”配套使用,以及開發隱身性能更強的KF-21EX,但要實現這一目標,持續的研發投入至關重要。
有鋻於此,KF-21項目仍處於進行時,未來的量産部署及“Block 2”之後的發展方向才是關鍵。
KF-21能否成為一款“可用戰鬥機”,答案很可能在未來5年內揭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