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巴生港,晴空萬里。中國海軍銀川艦、井岡山艦、荊門艦靜靜靠泊港內,主桅上高挂中馬兩國國旗和歡迎旗組。
當地時間10月18日,正在參加“和平友誼-2025”聯演的中方艦艇編隊舉行開放日活動。馬方官兵以及從馬來西亞各地趕來的中資機構工作人員、華僑華人和中國留學生等登艦參觀。
上午8時許,各艦負責引導的官兵在舷梯口就位,準備迎接參觀人員,並隨行引導解説。此外,銀川艦還設置了醫療點、飲水點和紀念品發放區,確保艦艇開放安全順利。
記者在現場看到,參觀隊伍中有身穿不同軍兵種服裝的馬方官兵,也有朝氣蓬勃的學生,還有兩鬢斑白的老人和稚氣未脫的孩童,他們認真聽着引導員講解,切身感受中國海軍的風采。看到中國軍艦威武雄壯、氣勢磅礡,中國海軍官兵軍容嚴整、英姿勃發,參觀者讚嘆不已。
馬軍中尉阿什拉伕一路看、一路問,參觀完三艘艦艇後頗有收穫。他對記者説:“很高興有機會到中國軍艦參觀交流,我不僅看到了一些先進武器裝備,還認識了很多優秀的中國海軍官兵,他們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在馬來西亞中資企業工作的李銘恒第一次登上中國軍艦。“登上軍艦的那一刻,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民海軍發展速度之快。有強大的祖國作堅實後盾,我們海外游子的工作生活就更有安全感!”
王雯是馬來亞大學的在讀博士生。作為一名來自祖國西北的學子,聽到銀川艦停靠馬來西亞的消息,她激動不已。開放日當天,她早早就從吉隆坡趕到巴生港,只為一睹祖國戰艦的風采。
登上銀川艦的飛行甲板,王雯激動的內心始終難以平靜。在馬來西亞學習的幾年,她切身體會到中國與馬來西亞在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深度交流,深刻感受到很多合作項目對中馬雙邊經貿合作與産業聯動發展的促進,親眼見證了巴生港貿易的不斷繁榮。
王雯&&,正是中馬在各領域的親密合作,為她們提供了更多學習、工作的機會。“我們都是中馬友誼的受益者。”她説。
井岡山艦甲板寬敞、內部空間大,可裝載多種型號武器裝備。來自馬來西亞拉曼大學的中醫藥學博士生姚鵬宇登上井岡山艦的甲板,望著眼前一切,心潮澎湃。他説,中國與馬來西亞的情誼“切水不斷”,中馬之間的全方位合作帶動各個領域的廣泛交流,在馬留學的幾年間,他真切地感受到馬來西亞民眾對中國人民發自內心的友好。
“我身邊的馬來西亞朋友都認為,中國是他們可信賴的夥伴。中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讓我們這些留學生在異國他鄉也能夠感受到當地民眾的親切與信任。”姚鵬宇對記者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