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9月8日報道,根據法國國防部向議會提交的最新年度報告,在俄烏衝突和全球軍事支出激增背景下,法國武器出口額在2024年達到216億歐元,創下“歷史第二高”。
由“梅迪亞帕”新聞網站披露且經法新社核實的報告顯示,去年軍售飆升是由法國對塞爾維亞(12架)和印度尼西亞(18架)的“陣風”戰鬥機銷售以及對荷蘭的4艘“梭魚”攻擊潛艇合同推動的。
國防部長塞巴斯蒂安·勒科爾尼早在今年1月就提及2024年武器出口額“超180億歐元”。最終216億歐元的訂單總額雖低於2022年創下的270億歐元紀錄,但顯著超過2023年82億歐元的水平。
法國目前位居全球第二大武器出口國,落後於美國。
法國防長在報告中指出,“將法國武裝部隊的訂單計入之後,訂單總額接近400億歐元”,他還&&,“出口仍是維持軍工産業基礎、保障本國軍隊裝備的絕對必要條件”。
這些訂單契合全球軍費上漲趨勢。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軍費約為2.7萬億美元,年增幅超9%。
儘管法國傳統軍售市場集中在中東和亞洲,但2024年60%訂單來自歐洲國家,這些國家因俄羅斯因素而加速重整軍備。
為開拓市場,法國特別推崇與其他歐洲國家的聯合採購計劃(如“西北風”導彈或“凱撒”自行榴彈炮),從而獲得歐盟資金支持。
去年亞洲佔法國國防裝備出口23%,中東佔11%。
法國的主要客戶為荷蘭(59億歐元)、印度尼西亞(35.6億歐元)、塞爾維亞(27.5億歐元)、伊拉克(12.5億歐元)和波蘭(11.8億歐元)。
烏克蘭從法國軍工企業採購了9.07億歐元武器。報告指出,2022年2月至2024年末,法國對烏軍事援助總額達59億歐元。
以色列訂單額為2710萬歐元,過去十年累計2.23億歐元,此舉引發非政府組織憤慨,他們抗議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
報告重申:“法國未向以色列輸送武器,僅出口專用於防禦系統集成或轉口第三國的零部件。”
航空裝備佔去年出口産品的43%,海軍裝備佔比33%,陸地裝備佔比15%。巴黎還出口雷達通信系統(佔總額5%)和導彈(4%)。(編譯/趙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