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無形戰場上的利劍!我國新質戰力打通“空天鏈路”-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5 16:25:08
來源:CCTV4

未來無形戰場上的利劍!我國新質戰力打通“空天鏈路”

字體:

  作為中國空軍當前性能最先進的電子戰飛機,基於殲-16型戰鬥機改進而來的裝備——殲-16D實施了哪些技術改進?殲-15D未來又將承擔何種戰術任務?

  新質戰力重塑電磁博弈格局

  傳統的四大戰場維度為陸、海、空、天,隨着信息技術在軍事領域的廣泛應用,現代戰爭的觸角也隨之伸向了第五維空間——電磁戰場。

  記者 &&:在複雜電磁環境下,我軍迫切需要一款能擊破敵體系作戰能力的裝備,於是通信特種任務飛機應運而生。它機動性好、作戰目標多、作戰能力強、覆蓋範圍廣,成為人民軍隊新質作戰力量的重要裝備。這裡就是我國第一架專用通信特種任務飛機的搖籃,當年,研製人員就是無數次在這架1:1的模型機裏進行大型機載通信特種任務系統的測試。而這項關鍵技術的突破,也實現了我軍在通信特種裝備技術和作戰能力上面的跨越式發展,影響深遠。

  以殲擊機為&&改裝的電子戰飛機應運而生

  從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就開始在電子戰飛機領域進行探索,嘗試過使用轟炸機、運輸機作為&&,進行電子戰飛機的改裝。隨着電子戰飛機越來越小型化,以殲擊機為&&改裝的電子戰飛機應運而生。2021年中國航展上,殲-16D電子戰飛機首次公開亮相,就吸引了大量目光。

  殲-16D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電子戰飛機,具備“偵、攻、防一體”的綜合作戰能力,可有效對抗預警探測、指揮通信、攔截打擊等要素構成的先進防空體系。它的服役,使得中國空軍的電子戰和攻勢防空能力邁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記者 &&:殲-16D作為電子戰的高手,具備了壓制敵方防空系統的能力,為常規空襲鋪平道路。作為具備對地、對海、對空超強打擊能力的“空中多面手”,殲-16D不僅可以挂載如空空導彈等多種外挂武器裝備,還有對海、對地攻擊的遠程導彈,反輻射導彈,干擾艙以及機載布撒器等等。

  殲-16D是基於殲-16型戰鬥機改進而來。殲-16是我國自主研發的一款雙座雙發重型戰機,是攻防兼備的作戰多面手,與中國空軍裝備的其他戰機相比,在火控系統、雷達、操作系統方面都有很大的飛躍。

  殲-16飛行員 羅垚:我們殲-16採取了雙座的設計,前艙飛行員主要專注於飛機的操縱,還有戰術決策等等;後艙飛行員主要是負責武器系統的管理,使得我們的作戰效率和反應速度大大提高。殲-16被稱為“空中炸彈卡車”,現在大家也可以看到這些(靜態展示飛機)挂載了很多武器,各種各樣的武器就支撐了殲-16可以執行對地、對海面目標的精確打擊任務。

  殲-16D屬於戰術型電子戰飛機,可以與其他戰機無縫伴隨作戰,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航空電子戰體系,提高人民空軍信息化條件下履行使命任務的能力。

  本台特約評論員 杜文龍:通過不同形態、不同功能的選挂吊艙,就可以實現不同的作戰目標。大“耳朵”、大“眼睛”,包括強干擾,都可以集成在一架飛機上。目前殲-16D的成功使用,也説明我們在軟硬兩個殺傷能力方面都有了比較大的提升與發展,綜合指標和綜合能力正在全面快速提升。

  2024年11月,在人民空軍主題宣傳片中,出現了殲-20、殲-16、殲-10C、殲-16D“四劍客”同框畫面。軍事專家認為,“四劍客”既是空軍航空兵的四把利劍,也是空軍航空兵新質戰力的組合,代表了隱身與非隱身戰機配合,火力打擊與信息作戰一體,多機型組網協同制空精打的新型空戰樣式。

  軍事專家 王明亮:殲-16D負責壓制,不讓它探;殲-20躲開它的探測,讓你看不着,這兩個東西加在一起,一定是1加1大於2,甚至大於3的效益。這種搭配,我想在未來戰場上一定會用得上。

  在2024年11月舉行的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殲-15T和殲-15D艦載機組成編隊進行適應性訓練。

  記者 莊曉瑩:可以看到(殲-15D)採用的是三翼面、雙座的布局,翼下和翼尖都挂有吊艙。它的出現,也使得人民海軍裝備體系更加完善,多了一把在未來無形戰場上的利劍。

  殲-15D是一型雙座艦載電子戰飛機,集電子干擾及打擊等能力於一體,可在未來航母編隊奪取制空權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隨着殲-15D批量裝備海軍航空兵部隊並形成戰力,中國已成為極少數擁有艦載電子戰能力的國家,極大增強了我航母編隊電子戰和軟殺傷能力。

  軍事專家 曹衛東:我們國家是世界上唯一使用滑躍起飛航母和彈射起飛航母兩種類型航母的國家。當進行大規模的信息化條件下作戰的時候,我們可以先用殲-15D這樣的電子戰飛機,對對方的電磁頻譜、通信設施,包括它的雷達進行干擾和電子壓制,使戰場對我們透明,使對方“耳聾眼瞎”。

【糾錯】 【責任編輯:李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