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機接口技術如何走向未來戰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01 16:35:30
來源:解放軍報

腦機接口技術如何走向未來戰場

字體:

  6月,美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發布視頻,視頻中展示了植入式腦機接口産品——N1的最新進展。目前,已有7名漸凍症患者接受了N1植入體手術,患者借助該設備,能夠通過意念操控電子設備。

  據悉,該設備尚處於技術驗證階段,終極目標是實現生物大腦與電子設備的高帶寬連接。按照團隊規劃,他們未來幾年將在語言、視覺應用等領域開展腦機接口研究,並計劃於2028年推動N1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有媒體預測,作為生命科學和信息技術深度交叉融合的前沿新興技術,腦機接口技術正在智能機器人、生物醫學和神經康復等領域表現出較大應用潛力。

  與此同時,腦機接口技術還給未來戰場賦予了更多可能性。美國蘭德公司就曾發布過一份名為《腦機接口:美國軍事應用和意義的初步評估》的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腦機接口技術在未來作戰中可能應用的領域。當前,隨着腦機接口技術的迭代升級,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愈發值得關注。

  優化作訓體系,形成軍事訓練新模式。腦機接口裝備能夠精準監測士兵訓練時的大腦活動,了解士兵在訓練過程中的注意力集中度、認知負荷、情緒狀態等深層心理與認知特徵,為評估訓練效果、優化訓練方案及個性化輔導提供幫助。例如,美國DARPA立項的“靶向神經可塑性訓練(TNT)”,旨在安全地提供外周神經刺激,激活涉及認知技能學習的腦區,以減少單兵訓練成本和時間,提高士兵對廣泛認知技能的學習能力。

  賦能全域作戰,拓展認知戰場新維度。在全域作戰中,腦機接口技術為重塑認知對抗模式、構建全域認知優勢奠定了技術基礎。腦機接口技術能夠突破傳統信息傳遞的生理局限,直接讀取或調控作戰人員的神經信號,精準監測其作戰時的大腦活動。例如,美國“警覺戰士啟動計劃(AWARE)”,旨在安全地刺激大腦功能皮層,提高士兵作戰期間的警覺意識和認知能力,幫助單兵在全域作戰中更精準地理解戰場態勢、更快速地響應作戰指令。

  革新通信模式,打造人機協同新形態。當前,腦機接口技術深度整合神經科學、人工智能等技術,已發展為融合多領域前沿成果的複雜技術體系,對無人系統作戰具有重要意義。比如,腦機接口技術與增強現實(AR)的自然結合,可重塑人機協同模式,佩戴AR設備的作戰人員獲取實時戰場影像的同時,可通過腦機接口實現對無人機集群的免手操控。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澳大利亞國防創新中心與悉尼科技大學將微軟AR設備“HoloLens”和腦機接口技術結合,用以操控車輛和機器人,未來或將用於突破戰場上對方的攔截。

  目前,腦機接口技術已開始應用於增強認知感知、精準操控智能裝備與戰場醫療革新等領域,對戰場進行有效賦能。儘管發展仍面臨多重現實挑戰,但隨着一項項技術突破,我們有理由相信,腦機接口技術通過以“人機聯網”為特徵的戰場智能網絡,可實現指揮員、戰鬥員與輔助決策系統、無人化作戰&&之間的意識指令控制和智能自主協同,或將在未來戰場上發揮更大作用。(印二威 趙少楷)

【糾錯】 【責任編輯:王金志】